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柳树是中国的原生树种,姿态优美潇洒。可每年飘飞的柳絮会使接触或者吸入者,流鼻涕、打喷嚏甚至引发呼吸道疾病。下图示意柳絮开始飘飞预警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小题2】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中柳树生态效益的是
A.增温增湿
B.遮阴纳凉
C.释氧固碳
D.防治水土流失
【小题3】结合图中柳絮开始飘飞的时间推移规律,过敏体质的人外出应尽量避开的时间段是
A.8:00-10:00
B.12:00-14:00
C.16:00-18:00
D.20:00-22:00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23 09:20: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小题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小题3】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同类题2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中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数量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小题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小题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小题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同类题3
(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下列自然带中风化壳厚度最大的是( )
A.热带荒漠带
B.寒带苔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温带草原带
同类题4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破坏有关
C.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D.生物作为陆地环境要素,不会影响大气水的化学成分
同类题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北京举行。会议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明确了行动方案。“一带一路”分别指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往返于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铁路货运“中欧班列”应运而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中欧班列运行线路示意图。
(1)“一带一路”穿越地广人稀的中亚地区,请你说出制约中亚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该因素形成的自然原因。
(2)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相比,中欧班列有哪些优点?
(3)请你为“一带一路”沿线死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我国的温度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