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破坏有关
C.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D.生物作为陆地环境要素,不会影响大气水的化学成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25 12:01: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曾经的西双版纳,橡胶林在低于海拔800米的低山、丘陵地带随处可见。下图为当时因植被破坏而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现今的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图示时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复杂性
同类题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我国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是蛇曲形河流最多的地方。内蒙古蛇曲最多最美的河是克鲁伦河,它从蒙古国草原流入我国境内最后汇入呼伦湖,是呼伦湖水重要。克鲁伦河在大草原上15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画了至少100多个圆圈。
(1)说明克鲁伦河蛇曲形成过程。
(2)自2000年以来克鲁伦河注入呼伦湖水量持续减小,分析这种现象对呼伦湖及其岸边地区的影响。
同类题3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近年来卫星多次监测到海湾上空出现沙尘暴,读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小题1】图中的沙尘主要于( )
A.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
B.北美西部高原的草原
C.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火山
D.图示地区裸露的河岸
【小题2】卫星最不可能监测到沙尘暴的季节是( )
A.北半球春季
B.北半球夏季
C.北半球秋季
D.北半球冬季
【小题3】通过对卫星监测结果的分析,发现该地区的沙尘暴的频率和影响程度日趋加剧,可能原因是( )
A.板块活跃,火山喷发加剧
B.全球变暖,冰川持续消退
C.资源开采,地表植被破坏
D.环流异常,西风风力增强
同类题4
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
材料二 博斯腾湖及周边事物示意图。
(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
同类题5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
D.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