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刚刚播出的电视剧《毛岸英》情节真实感人,它从人性化的角度展现了毛岸英的成长过程,更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毛岸英父子之间的那种浓浓的乌鸟私情和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
②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积累中掌握住了“度”的问题,演唱和表演不瘟不火,恰到好处。
③每天清晨取蜂蜜一至两勺,用温水冲服,空腹饮用,长此以往不仅能滋阴润肺,而且可排毒养颜。
④突然一天,马德兴拎着一瓶“贵州醇”找到王俊生,两人扺掌而谈,杯酒释前嫌。
⑤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里最冤的恐怕非陈汤莫属——阵斩匈奴单于,平定两域土地,陈汤的功业自不必说,可他却偏偏落了个功高不赏的凄凉结局。
⑥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D.③④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11-21 11:54: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列小题。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如何把文字、图形等信息准确、快捷地记录在能够长期保存的栽体上,而且这个栽体要廉价、体小、量轻,容易携带或者收藏,是人类告别了___________时代之后从结绳记事时开始的梦想。
为了梦想中的栽体,古人____________,绞尽脑汁:甲骨,竹简、泥版书、莎草纸、锦帛、羊皮、棕桐叶、椰子叶……然而这些栽体都各有____________的缺点。例如.中国有“学富五车”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读的书多到要用五辆车来装。其实,因为古代的“书”是以竹子为栽体的竹简,所以古代这五辆车装的书恐怕还比不上当今能放进手提包内的一部《辞海》记载的文字多。
到了中国东汉时代的公元105年,(   ),这才使信息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变。解决了栽体问题之后,还要解决另一个问题:如何准确、快捷地记录图文等信息。这一任务由伟大的另一位发明家——中国北宋时代的刻字工人、市衣出身的毕昇完成。在11世纪通过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能重复不断地把图文印刷在纸上之后装订成书。活字印刷与此前的雕版印刷相比,优点明显:后者要求每一种书都需要重新雕刻一套新的雕版,前者只需要排列组合那些“活”的泥字或者木字。
毕昇革命性的活字印刷让此前的雕版印刷黯然失色,而且被不断改进,成为_____________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生吞活剥   殚精竭虑   显而易见   首当其冲
B.生吞活剥   处心积虑   昭然若揭   举世闻名
C.茹毛饮血   处心积虑   昭然若揭   首当其冲
D.茹毛饮血   殚精竭虑   显而易见   举世闻名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伟大的发明家蔡伦用后人所称的“蔡侯纸”奏报朝廷
B.奏报朝廷后,伟大的发明家蔡伦使用的是后人所称的“蔡侯纸”
C.伟大的发明家蔡伦奏报朝廷使用的后人所称的“蔡侯纸”
D.用后人所称的“蔡侯纸”奏报朝廷的是伟大的发明家蔡伦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任务由另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中国北宋时代的刻字工人、布衣出身的毕昇完成。
在11世纪通过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能重复不断地把图文印刷在纸上之后装订了成书
B.这一任务由另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中国北宋时代的刻字工人、布衣出身的毕昇完成。
他在11世纪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能重复不断地把图文印刷在纸上之后装订成书
C.这一任务由伟大的另一位发明家——中国北宋时代的刻字工人、布衣出身的毕昇完成。
在11世纪通过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能重复不断地把图文印刷在纸上之后装订成书。
D.这一任务由另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中国北宋时代的刻字工人、布衣出身的毕昇完成。
他在11世纪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在纸上能重复不断地把图文印刷之后装订成书。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