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列小题。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如何把文字、图形等信息准确、快捷地记录在能够长期保存的栽体上,而且这个栽体要廉价、体小、量轻,容易携带或者收藏,是人类告别了___________时代之后从结绳记事时开始的梦想。
为了梦想中的栽体,古人____________,绞尽脑汁:甲骨,竹简、泥版书、莎草纸、锦帛、羊皮、棕桐叶、椰子叶……然而这些栽体都各有____________的缺点。例如.中国有“学富五车”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读的书多到要用五辆车来装。其实,因为古代的“书”是以竹子为栽体的竹简,所以古代这五辆车装的书恐怕还比不上当今能放进手提包内的一部《辞海》记载的文字多。
到了中国东汉时代的公元105年,(   ),这才使信息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变。解决了栽体问题之后,还要解决另一个问题:如何准确、快捷地记录图文等信息。这一任务由伟大的另一位发明家——中国北宋时代的刻字工人、市衣出身的毕昇完成。在11世纪通过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能重复不断地把图文印刷在纸上之后装订成书。活字印刷与此前的雕版印刷相比,优点明显:后者要求每一种书都需要重新雕刻一套新的雕版,前者只需要排列组合那些“活”的泥字或者木字。
毕昇革命性的活字印刷让此前的雕版印刷黯然失色,而且被不断改进,成为_____________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生吞活剥   殚精竭虑   显而易见   首当其冲
B.生吞活剥   处心积虑   昭然若揭   举世闻名
C.茹毛饮血   处心积虑   昭然若揭   首当其冲
D.茹毛饮血   殚精竭虑   显而易见   举世闻名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伟大的发明家蔡伦用后人所称的“蔡侯纸”奏报朝廷
B.奏报朝廷后,伟大的发明家蔡伦使用的是后人所称的“蔡侯纸”
C.伟大的发明家蔡伦奏报朝廷使用的后人所称的“蔡侯纸”
D.用后人所称的“蔡侯纸”奏报朝廷的是伟大的发明家蔡伦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任务由另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中国北宋时代的刻字工人、布衣出身的毕昇完成。
在11世纪通过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能重复不断地把图文印刷在纸上之后装订了成书
B.这一任务由另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中国北宋时代的刻字工人、布衣出身的毕昇完成。
他在11世纪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能重复不断地把图文印刷在纸上之后装订成书
C.这一任务由伟大的另一位发明家——中国北宋时代的刻字工人、布衣出身的毕昇完成。
在11世纪通过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能重复不断地把图文印刷在纸上之后装订成书。
D.这一任务由另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中国北宋时代的刻字工人、布衣出身的毕昇完成。
他在11世纪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在纸上能重复不断地把图文印刷之后装订成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3-13 02:52: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面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       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其 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训、流风余韵、代代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家风对家族的传承至关重要。没有淳厚家风,无法使一个家族瓜瓞不绝,更无法使一个家族不     。有认同感的家族才有凝聚力,( )。只有一种东西可以被家族所有成员分沾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因此增值——那就是让所有家族成员引以为豪的“家风”。家风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家风往往体现在有德望的祖先定下的家训家规中,这些家训家规在中国有着诸多的名称,如“家规”“家矩”“家训”等,若一言以蔽之,就是“家教”。无形的家风必须依赖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传并发扬光大。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名列前茅  深孚众望  危言危行  分崩离析
B.出类拔萃  深孚众望  懿行嘉言  分崩离析
C.出类拔萃  深负众望  危言危行  土崩瓦解
D.名列前茅  深负重望  懿行嘉言  土崩瓦解
【小题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家风是一个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好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B.家风不但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C.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D.家风是最为宝贵的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财产常常被瓜分而最终罄尽,这种认同感显然不可能是家族财产。
B.因为常常瓜分财产而最终罄尽,这种认同感显然不可能是家族财产。
C.这种认同感显然不可能是家族财产,因为家族财产常常被瓜分而最终罄尽。
D.家族财产显然不可能是这种认同感,因为财产常常被瓜分而罄尽。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