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把书画作品装扮得惟妙惟肖,供人欣赏,这是一乐;高雅的文化生活形式伴随着自己,韵趣常在,这又是一乐。
B.现在广济地铁一号线开通,为数不少的房源广告大事宣传“离地铁十分钟路”。车行还是步行?故意言过其实。
C.阅读使人充实。掌一盏孤灯,品一口香茗,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与神遇已久的古人邂逅,真有说不出的畅快。
D.这两个县的村庄犬牙交错,如果你想到荷曼县的李家村去,须得从芜铜县的赵庄坐船摆渡,别的途径是没有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1-11-23 09:45: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北京这个地方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人。有时候走在街头, 的人往往在说着你所听不懂的话,它们或者柔软轻快,或者厚重朴直,或者明朗爽利。虽然有的方言听不懂,但是不同的腔调仿佛负载着不同地域的气质风采。这在众多的方言小品节目中,在各地的地方戏曲中展现得 。但是,操着不同方言的人怎么沟通呢?这需要一种工具书来解释这些方言,这就要说到训诂学的另一门类——方言学。

西汉时期的扬雄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方言词汇书——《方言》。本书搜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编写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扬雄综合这些所收集和调查到的资料,形成了《方言》一书。他发现了方言在历史中的发展变化:以前各诸侯国之间来往交流较少,各地方言 ;到了汉代,交通较之以前方便了,交流多了,原来的方言就变成了现在的同义词。而那些意思相同但发音不同的汉字,就是因为时代不同或者地域不同而产生的。所以,在《方言》里我们看到,扬雄一方面汇集了各地不同的方言,(   )。这不仅展现了汉语的 ,也证明汉语的共同语正在形成。同时,《方言》也反映了社会的风土人情,我们可以从当时的语言中了解汉代人的生活状况,比如衣服形制、身份地位等。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里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另一方面还指出了全国或者较大地域内所使用的“通语”。
B.同时,他还指出了全国或者较大地域内所使用的“通语”。
C.另一方面还把全国或者较大地域内所使用的“通语”汇总入册。
D.同时,也把全国或者较大地域内所使用的“通语”汇总入册。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萍水相逢   酣畅淋漓   截然不同   琳琅满目
B.擦肩而过   淋漓尽致   千差万别   丰富多彩
C.擦肩而过   酣畅淋漓   截然不同   丰富多彩
D.萍水相逢   淋漓尽致   千差万别   琳琅满目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书搜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扬雄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编写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
B.本书收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编写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
C.本书搜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记录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
D.本书收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扬雄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记录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