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哪些?(6分)
(2) 说出M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4分)
(3) A平原近年来大幅度压缩水稻、小麦等高耗水作物种植,发展“红色农业”,为什么?(4分)
(4) 写出图中EF段铁路线的名称、分布特点和沿线的主要自然灾害。(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12-14 06:54: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石海(见下图)是在平坦的地面上堆积的大片巨石角砾,是岩石在水分或温度作用下形成的。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推测与石海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A.冰川沉积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水的冻融
【小题2】最可能有石海分布的地点是
A.大兴安岭北部
B.塔里木盆地
C.海河入海口
D.祁连山山麓冲积扇
同类题2
读20元人民币版面图案,该图案所示为我国的桂林山水,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比雷埃夫斯港区位略图。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腊最大的港口,临近爱琴海,周边山地、岛屿众多。港区水深达14-25米,属深水港。爱琴海号称海上“十字路口”,使得比雷埃夫斯港在全球物流链上独具战略地位,成为“中欧陆海快线”的重要节点,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全球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1)指出比雷埃夫斯港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2)写出地中海和爱琴海通过海运直接沟通的三大洲。
(3)结合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分析比雷埃夫斯港的有利条件。
(4)结合地质作用,分析爱琴海岛屿众多的原因。
同类题4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种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推测图示甲、乙两种地貌分别属于
A.河流地貌、风成地貌
B.冰川地貌、海岸地貌
C.海岸地貌、冰川地貌
D.喀斯特地貌、风成地貌
【小题2】图甲地貌的典型特征是
①常呈锥状耸立 ②形态多样,呈蘑菇状
③形成峰丛、峰林 ④以新月形沙丘为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3】图示甲、乙两种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作用、风力堆积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冰川搬运作用
C.流水堆积作用、冰川侵蚀作用
D.海浪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
同类题5
读“南斯拉夫的‘猫咪’山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猫咪”山形态形成的根本能量是( )
A.地球内能
B.太阳辐射能
C.岩浆活动
D.流水作用
【小题2】“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是( )
A.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B.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C.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
D.变质作用形成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