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国庆期间,交警部门加大了对“在高速公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为的查处力度,长此以往,占用现象一定能得到有效遏制。
②《西游记》英译为《猴》,《红楼梦》俄译为《红色阁楼里的梦》,结果韵味全失,这种译法简直不可理喻。
③广大新闻工作者常年坚守岗位,夙兴夜寐,坚持用妙笔和镜头记录祖国发展的成就,讴歌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
④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处于震源中心的比芒村瓦釜雷鸣,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也变得伤痕累累。
⑤《中国在梁庄》以真实而辛辣的笔触,展示出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民的生存百态,可谓力透纸背。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④D.③④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11-05 03:01: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庸武侠小说影响力深远,其文学价值也不断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是对这位当代作家提出质疑与批评的声音始终不曾消失。在批评者看来,金庸的武侠小说乃典型的通俗文学。这种观念  ,却经不起推敲。②除《红楼梦》外,中国古代的四大经典名著都是当时的通俗小说,但这并不构成对于这些通俗小说经典性的否定。

至于批评金庸的小说具有农耕文明时代的一种审美趣味,因而认为其作品的精神价值、故事缺乏现代性则更是莫名惊诧。④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作家基于自身审美趣味、思想立场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本是应有的创作自由。倘若依据作家审美趣味趋于传统、崇尚农耕文明,就以此判断作家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对于现代文明隔膜,显然是   的揣测。且不说作家有选择自己独特创作题材与审美偏好的自由,( ),也丝毫不影响其质地的优秀。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对于同时代人评价 谨慎。    的思维习惯,使得中国文学研究界在评价在世的、同时代的作家时不免较为保守,甚至极为苛刻。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冠冕堂皇   一厢情愿    往往   盖棺论定
B.义正辞严   自作多情    往往   盖棺事已
C.冠冕堂皇   自作多情    常常   盖棺论定
D.义正辞严   一厢情愿    常常   盖棺事己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趣味的作品
B.无论这作品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趣味
C.即便是创作表现传统农耕文明趣味的作品
D.即便拿传统农耕文明的趣味来表现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下的相声渐渐回归市场运行的轨道,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恢复了传统,但是我们的时代已发生了    ,坚持传统并不意味着抱残守缺式的故伎重演,我们被唤醒的文化记忆绝不意味着曾被否定的糟粕    ,决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死灰复燃和    。遗憾的是,一些小剧场舞台在对年轻相声演员的引导中,低俗代替了通俗,欲望代替了希望,感官刺激代替了娱乐享受。一些相声从业者对传统相声认识模糊,对笑的审美认识模糊,缺乏前辈大师的文化自觉。他们一味“向卖座看齐”“向流量看齐”,以鼓吹“去价值观”“去思想化”来    ,无底线媚俗,(   ),使之最终滑向泥潭。我们痛心地看到,当今相声舞台上,有人借着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捡起传统中的糟粕,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一时间沉渣泛起。粗俗、肮脏的字眼雾霾般弥漫,不仅是语言污染,更是对观众的心灵污染,与新时代文化格格不入。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沧桑巨变  东山再起  移花接木  哗众取宠
B.沧桑巨变   卷土重来  暗度陈仓  哗众取宠
C.沧海桑田  东山再起  暗度陈仓  夸夸其谈
D.沧海桑田  卷土重来  移花接木  夸夸其谈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人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捡起传统中的糟粕,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
B.有人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捡起传统中的糟粕,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
C.有人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捡起传统中的糟粕。
D.有人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捡起传统中的糟粕。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原本已剔除的糟粕在相声这块文化瑰宝中被生生揉进
B.原本已剔除的糟粕被生生揉进相声这块文化瑰宝中
C.在相声这块文化瑰宝中生生揉进原本已剔除的糟粕
D.相声这块文化瑰宝中被生生揉进原本已剔除的糟粕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