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置身西湖苏堤,脑子里充斥着许多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白娘子许仙、梁祝和苏小小的故事历历在目。
C.当今中国政治外交上很好地继承了几千年儒家思想的智慧,因而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舞台上能纵横捭圔,游刃有余。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2-02 04:16: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丑是一种客观存在。(甲)无论在自然物理世界还是在人的世界,文化世界都客观存在着丑。丑在人(正常人和健康人)的心理上总是产生不快、痛苦、厌恶、反感、嫌弃、推拒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丑的东西由于违背了美的规律而具有反审美的性质,只会令人厌恶,不可能激起人们的美感。可是,经过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评价和艺术反映以及独具匠心的加工制作,丑可以在艺术中转化为艺术美,获得特殊的审美价值。艺术可以通过美与丑的对比衬托,使美更相得益彰,化丑为美,塑造出反面典型。

(乙)“化丑为美”中的“化”就是典型化,使生活丑转化为艺术典型形象,比如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等。(丙)通过讽刺、幽默等戏剧性手法,对丑的事物直接加以否定、批判,使人们在审美中获得愉悦,如讽刺性喜剧、相声、漫画等创作就是如此。总之, 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是通过对生活丑的否定性的审美评价,来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肯定,从而在艺术活动中培养正确鉴别和反映生活美与丑的能力。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B.相得益彰C.塑造D.从而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荀子是中国第一个写了一篇较有系统的美学论文——《乐论》的人。他有句话说得极好:“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这话_________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全面地表现生活,又要提炼地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地表现生活。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由于“全”,才能做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美与表现。但“全”和“粹”是______的。既去粗存精,那就似乎不全了,全似乎就不应“拔萃”,(   )然而,只讲“全”而不顾“粹”,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又容易走上抽象的______道路;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才能谓之美,正如荀子所正确______的那样。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类比   相互冲突 浪漫主义 提出
B.运用   相互冲突 形式主义 指出
C.运用   相反相成 浪漫主义 指出
D.类比   相反相成 形式主义 提出
【小题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矛盾之中,很难又全又粹。B.又全又粹,那就必然陷入矛盾之中了。
C.矛盾之中,哪能做到又全又粹呢?D.又全又粹,这不矛盾吗?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
B.“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形成艺术的表现,完成艺术的美。
C.“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美,形成艺术的表现。
D.“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与艺术的美。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