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浙江宁波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四明山区,公路常建成“之”字形,主要原因是( )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小题2】唐朝时,宁波的行政中心从四明山麓的小溪搬迁到了现在的三江口,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
①河道运输 ②废水排放 ③水产加工 ④地形地势 ⑤水源丰富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4-01 05:21: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校地理研究学习小组搜集、绘制了一些地理资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山区和平原地区修筑同等级铁路每千米工程量和造价的比较表(20世纪90年代)。
材料二 西藏地区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 A、B两种地形中,
(填字母,下同)为平原,
为山地。修路的技术要求高和易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是
。
(2)试述交通线路在A、B地区形态的差异。
(3)根据材料二,分析图中城镇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自然因素。
同类题2
关于平原和山区公路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平原区,尽量通过当地居民点和农田
B.在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
C.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状分布
D.在山区,尽量避开陡坡和沼泽地
同类题3
下图为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区计划在A城市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个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 )
A.Ⅰ线
B.Ⅱ线
C.Ⅲ线
D.都不合理
【小题2】关于判断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
A.III线经过沼泽,施工难度大、成本高
B.II线路程最短,成本最低
C.II线经过山地,造价高,技术要求高
D.I线经过的城市较多,经济效益较好;地形较平坦,建设难度不高
【小题3】下列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比较,一般能成立的是( )
①平原大于山区 ②热带大于温带 ③城市大于农村 ④内地大于沿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同类题4
下图为某地交通线路示意图。关于图中交通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乡村公路,②是高速公路
B.甲乙两地相对高度大
C.②公路单位距离造价低
D.①公路可能是城市干道
同类题5
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是为了( )
A.保护植被
B.缩短距离
C.防止坍塌
D.减缓坡度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山地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