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长白山天池浮石图(下面左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下面右图)。
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对浮石成因的推测,合理的是( )
①岩浆快速冷却
②岩浆较慢冷却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4-12 01:32: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其水源主要靠布哈河来补充。湖区盛行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过去,湖区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世纪70年代末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主要原因是()
A.湖区西部地壳断裂上升
B.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
C.风力堆积作用强烈
D.引湖水灌溉耗水量大
【小题2】湖东岸N地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堆积
B.风化作用
C.风力堆积
D.湖水堆积
同类题2
玛瑙是早期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洞隙被后期的岩浆热液填充所形成的矿物。贝齐布卡河河水多呈红色,沉积于河口的玛瑙经过泥沙、河水和海浪千万年的沁色、冲刷与浪磨,形成磨圆极高的红色水冲玛瑙。下图是贝齐布卡河示意图及河口地区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成因看,玛瑙属于
A.沉积岩
B.岩浆岩
C.石英岩
D.变质岩
【小题2】在河口地区捡拾水冲玛瑙的最佳时段是
A.3—5 月
B.6—8月
C.9—11 月
D.12—次年2月
【小题3】红色玛瑙的沁色物质最初于当地的
A.土壤
B.河流
C.植被
D.海洋
同类题3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②地形区为()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2】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小题3】关于①地区与②、③地区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地区民居屋顶坡度小于②、③两地区
B.②地区由于山地的阻挡而免受寒潮的侵袭
C.①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②、③两地区雨季较①地区长
同类题4
读甲乙两地出露地表的地层剖面图(下图),关于甲乙两地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在1、2、3、4 地质年代乃至现在地壳都一直在下沉并接受沉积
B.乙地在1、3、4 地质年代乃至现在地壳都一直在下沉并接受沉积
C.甲地在1、2、3、4 地质年代都一直在下沉并接受沉积形成了相应的地层
D.乙地在2地质年代地壳上升并接受沉积,没能形成相应的地层
同类题5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甲为岩浆岩
B.乙为沉积岩
C.丙为变质岩
D.丁为岩浆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山论剑”中的华山的形成主要由④作用形成
B.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由①作用形成
C.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由③作用形成
D.“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地貌由②作用形成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