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②地形区为()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2】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小题3】关于①地区与②、③地区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地区民居屋顶坡度小于②、③两地区
B.②地区由于山地的阻挡而免受寒潮的侵袭
C.①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②、③两地区雨季较①地区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7-02 02:57: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右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质剖面景观图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褶皱
【小题2】下列地形与图中左侧乙岩层所在岩块成因相同的是( )
A.渭河平原
B.华山
C.富士山
D.阿尔卑斯山
同类题2
2011年1月14日,青岛崂山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崂山的山脉主要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山体呈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结合以下“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图中各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质作用及岩石,属于崂山花岗岩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 )
A.B和⑥⑧
B.A和⑤⑧
C.B和①②
D.A和⑥⑦
同类题3
下图为东亚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P、Q是区域内两座著名的山地,其形成原因分别是
A.P断层地块上升、Q火山喷发
B.P火山喷发、Q褶皱岩层隆起
C.P火山喷发、Q断层地块上升
D.P断层地块上升、Q褶皱岩层隆起
【小题2】图中纬度相近的三地,从①地至③地
A.冬雨比率逐渐增大
B.年降水量逐渐增大
C.气温日较差逐渐减小
D.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
同类题4
读地貌景观,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G地的地貌是( )
A.冰斗
B.冲积扇
C.三角洲
D.沙丘
【小题2】G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流水沉积
同类题5
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④地质时期是(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小题2】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小题3】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重要成煤时期,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 )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内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