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华北某地通过修建地下水坝,截蓄地下水而形成地下水库,这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一种新途径。右图为该地区某一地下水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地表水库相比,地下水库的优势有
①不占用地表空间 ②水体自净能力强 ③受水文灾害影响小 ④水源补给广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小题2】修建地下水库可以减轻本地区
A.地面沉降
B.低温冷害
C.洪涝灾害
D.土地盐碱化
【小题3】该地从地下水库抽取水资源对盐碱地进行洗盐,最可能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14 12:04: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下列四个湖泊,冬季湖面单位面积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台湾日月潭
B.江西鄱阳湖
C.云南滇池
D.新疆博斯腾湖
同类题2
下图为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巢湖入湖水量年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个湖泊入湖水量年际变化(相对值)最大的是
A.巢湖
B.洪泽湖
C.洞庭湖
D.鄱阳湖
【小题2】今年入夏后,鄱阳湖大部分水域变成了草地,主要是因为
A.湖区过度捕捞
B.大规模围湖造田
C.湖区泥沙淤积严重
D.雨季时间短
同类题3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 )
A.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长期吹蚀裸露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
C.地表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
D.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
【小题2】图中众多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雨水
B.海水
C.河流水
D.地下水
【小题3】图中新月形沙丘( )
A.1-4月移动速度快
B.缓坡大致朝向东方
C.陡坡风力大于缓坡
D.缓坡降水多于陡坡
同类题4
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0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下图为河口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
A.涨急时刻
B.涨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C.落急时刻
D.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小题3】【小题4】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
A.向上游移动
B.向下游移动
C.在原地不动
D.向上游和下游皆有可能
同类题5
下图为水循环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A.①水汽输送
B.②大气降水
C.③植物蒸腾
D.④地表径流
【小题2】图中所示水循环过程中,缺少的环节是
A.大气降水、下渗
B.地下径流、下渗
C.水汽输送、降水
D.植物蒸腾、蒸发
【小题3】图中所示水循环的过程,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
【小题4】实现②环节的可能是
A.我国东南季风
B.副热带高气压
C.赤道低气压带
D.我国的冬季风
【小题5】以下能够体现人类对④环节的影响是
A.海水淡化
B.修建地下轨道
C.南水北调
D.人工降水
【小题6】通过增强下渗环节,提高城市地下水资源储量的可行性措施是
A.缩减城市绿地
B.铺设地面透水砖
C.治理水体污染
D.增加地下水开采
【小题7】如果该区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受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8】图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使水呈三态变化
B.使冰川融化速度快
C.促使海平面上升
D.使陆地水得以更新
【小题9】⑤处地貌为河流冲积作用形成的,这说明水循环
①可促使不同纬度间热量交换 ②可以输送大量泥沙
③可以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形成 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