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中国某地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甲、乙两区域的补给类型:甲区域河流以
补给为主,乙区域河流以
补给为主。
(2)说明甲乙两区域地形特点对河流流向造成的影响。
(3)简述甲图河流的水文特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6-22 01:20: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甲、乙两河间地形及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剖面( )
A.M地层的性质与形成年代和③相接近
B.N岩浆活动比④活动年代晚
C.②层沉积年代比①晚
D.N与M岩石的成因相同
【小题2】在甲、乙两河间的黄土地上植树造林后,假设该地年降水总量未变,则甲、乙两河年径流量的变化特点是( )
A.甲河年径流量增加,乙河年径流量减少
B.甲河年径流量减少,乙河年径流量增加
C.甲、乙两河年径流量减少
D.甲、乙两河年径流量均无变化
同类题2
咸海(内流湖)原为世界第四大湖,因人类过度利用而迅速萎缩,2014年咸海大部分干涸消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水循环的原理,直接补给咸海最多的水体是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大气降水
D.冰雪融水
【小题2】咸海萎缩后带来的影响是
A.灌溉用水减少
B.耕地面积增加
C.气温日较差增大
D.沙尘暴频次降低
同类题3
透水砖起源于荷兰,为了使地面不再下沉,荷兰人制造了一种长100毫米宽200毫米50或60毫米高的小型路面砖铺设在街道路面上,并使砖于砖之间预留了2毫米的缝隙。这就是荷兰砖,也是透水砖的原型。与透水砖有相似功能的是( )
A.铺设水泥或沥青路面
B.增加绿地面积
C.减少绿地面积
D.增加建筑物密度
同类题4
下图为东亚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②③⑥环节依次表示( )
A.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B.蒸腾、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C.蒸腾、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D.蒸发、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小题2】⑥环节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同类题5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一年两个时期同一河床的断面形态,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中,河流( )
A.径流量增大
B.流速减慢
C.含沙量增加
D.侵蚀增强
【小题2】随着该河流所在山区植被的恢复,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减缓,这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径流
B.降水变率减小
C.降水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
D.河道加深拓宽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