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刻,只要我们勠力同心,真干实干,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攻坚战,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
②面对重重困难,刘邦没有气馁,与一帮兄弟浴血奋战,不到几年时间,他已经成为一个控地千里、坐拥百城的王者。
③高校要实现“双一流”,唯有凝心聚力,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拿出实招来心慕手追名校,使追赶、超越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常态。
④这座建筑密度极低的城市,垂柳袅袅,花香阵阵。置身于这柳暗花明的静谧中,全然忘记工作的疲劳和生活的烦扰。
⑤支教老师梁俊和山区孩子们演唱的《苔》,质朴无华,却如天籁;他们让观众用“歌的形式”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无与伦比的魅力。
⑥语文阅读教学要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要抓住精准的言语表达进行正本清源,并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纵深。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②⑤D.②⑤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9-21 03:43: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人早就知道矛盾的概念,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

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导向、坚持问题意识,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以认识和化解矛盾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我们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既有过去长期积累而成的矛盾,也有在解决旧矛盾过程中新产生的矛盾,(   )这些矛盾许多是这个发展阶段必然出现的,是躲不开也绕不过去的。

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如果对矛盾   ,甚至回避、掩饰矛盾,在矛盾面前 ,坐看矛盾恶性转化,那就会 ,最后势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突变。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强调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出化解产能过剩,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等,都是针对一些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去的。如果我们不迎难而上、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些矛盾不断积累,就有可能进一步向不利方面转化,最后成为干扰因素甚至破坏性力量。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
A.我们强调增强问题导向、坚持问题意识,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B.我们强调增强问题导向、坚持问题意识,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以认识和化解矛盾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C.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D.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以认识和化解矛盾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量的还是随着形势环境变化新出现的矛盾
B.还有随着形势环境变化新出现的大量的矛盾
C.随着形势环境变化新出现的矛盾是大量的
D.还有大量的随着形势环境变化新出现的矛盾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熟视无睹  畏葸不前  积重难返  因地制宜
B.熟视无睹  畏缩不前  积重难返  因势利导
C.等闲视之  畏葸不前  不可救药  因势利导
D.等闲视之  畏缩不前  不可救药  因地制宜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