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些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而那些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要下决心砍掉。
②蓝陵桃花源果然名不虚传,阳春三月里,百亩桃花争奇斗艳,秀色可餐,游人趋之若鹜,流连忘返。
③糯米被百度收购后是慢了还是快了?各方为此展开讨论,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④面对失控的中国楼市,决策者们不宜首鼠两端,而应果断采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
⑤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尘埃落定,被告人高承勇被判处死刑,当地市民街头相见也会情不自禁地弹冠相庆
⑥种菜的人知道,最容易种的是冬瓜、南瓜,把底肥放足就行了;相比之下,辣椒却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才行。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5-11 10:02: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北京这个地方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人。有时候走在街头, 的人往往在说着你所听不懂的话,它们或者柔软轻快,或者厚重朴直,或者明朗爽利。虽然有的方言听不懂,但是不同的腔调仿佛负载着不同地域的气质风采。这在众多的方言小品节目中,在各地的地方戏曲中展现得 。但是,操着不同方言的人怎么沟通呢?这需要一种工具书来解释这些方言,这就要说到训诂学的另一门类——方言学。

西汉时期的扬雄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方言词汇书——《方言》。本书搜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编写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扬雄综合这些所收集和调查到的资料,形成了《方言》一书。他发现了方言在历史中的发展变化:以前各诸侯国之间来往交流较少,各地方言 ;到了汉代,交通较之以前方便了,交流多了,原来的方言就变成了现在的同义词。而那些意思相同但发音不同的汉字,就是因为时代不同或者地域不同而产生的。所以,在《方言》里我们看到,扬雄一方面汇集了各地不同的方言,(   )。这不仅展现了汉语的 ,也证明汉语的共同语正在形成。同时,《方言》也反映了社会的风土人情,我们可以从当时的语言中了解汉代人的生活状况,比如衣服形制、身份地位等。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里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另一方面还指出了全国或者较大地域内所使用的“通语”。
B.同时,他还指出了全国或者较大地域内所使用的“通语”。
C.另一方面还把全国或者较大地域内所使用的“通语”汇总入册。
D.同时,也把全国或者较大地域内所使用的“通语”汇总入册。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萍水相逢   酣畅淋漓   截然不同   琳琅满目
B.擦肩而过   淋漓尽致   千差万别   丰富多彩
C.擦肩而过   酣畅淋漓   截然不同   丰富多彩
D.萍水相逢   淋漓尽致   千差万别   琳琅满目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书搜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扬雄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编写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
B.本书收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编写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
C.本书搜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记录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
D.本书收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方言资料,扬雄经常拿着笔和绢,亲自调查、记录到京城来的人说的各种方言。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