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利用雨水设计的房屋效果图”,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雨水收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小题2】下列城市中,该类房屋在一年中能够发挥雨水收集作用时间最长的是( )
A.长春
B.拉萨
C.乌鲁木齐
D.广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8 05:48: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水循环”示意图依次回答: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⑤_______;⑥_____;⑦______。
(2)促使我国进行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______。
(3)最能代表我国夏季风的环节是图中______环节。(填数字序号)
(4)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与_____环节(填数字序号)关系密切,能够直接更新陆地淡水资源的是_____环节(填数字序号)。
同类题2
下图为不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时,某地区气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的温度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乙<丙
D.甲>丙
【小题2】导致沿海地区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洋河可能是( )
A.东澳大利亚暖流
B.巴西暖流
C.加那利寒流
D.本格拉寒流
【小题3】关于图示区域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图示季节水量丰富,流程长
D.图示季节补给沿岸地区的地下水
同类题3
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岩层的弯曲状态看,图中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中属于向斜构造的是
处。
(2)在地貌上,乙地是
,甲、乙两地在地貌上形成差异的起主导作用是
。(内力或外力作用)
(3)若该地区发现有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则在甲处能开采出
。
(4)图中A所示箭头表示水循环中的
环节。
(5)目前人类活动影响水循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是
。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示意贺兰山东麓堆积地貌及其纵剖面
(1)描述图中沉积物分布特点。
(2)以河流的出山口为界,说明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的变化特点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图中河流甲——乙——丙——丁流经该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小题2】图示区域()
A. 图中P地坡度最陡 B. 河流从西北流向东南
C. 图中PQ区域适宜发展果林业 D. Q地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