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下面小题。

面对良莠并生、瑕瑜互见的儒学,(甲)我们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必须明确“文化景观”形成的复杂原因,搞清这种“文化景观”形成的历史过程。

对于孔子与传统文化,人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近代以来,不少人将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归结为传统文化的腐朽。(乙)于是,在1世纪的一个时期内,中国形成了一个“反传统的传统”,似乎中华民族要摆脱苦难就必须摒弃传统文化。近代以来学术上的疑古思潮,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看,近代疑古思潮是宋代以来疑古思潮的延长,但二者又存在明显不足。

(丙)后者是为了“卫道”而疑古(捍卫儒家传统),前者则变成了为摒弃传统而疑古。在“古诗辩”运动中,学者们更是由“疑古史”演变到“疑古书”,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遭到前所未有的怀疑。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莠并生B.对于C.推波助澜D.延长
【小题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06 01:46: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些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占据前列的书,内容虽不足观,但在书名、封面上做足了文章,腰封上再有几位名人“倾情推荐”,凭借一系列营销策略便激发起读者的购买欲望。而一种图书一旦畅销,类似的选题便会大量显现,粗制滥造往往与跟风炒作相伴而生。书中没有____________倒没什么,如果有一些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表述,还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效应。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书买得越多越糟糕。

好书为什么没人买呢?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无法静下心来读那些深刻、厚实的好书,找一些轻松、平庸的的书来消遣也____________。况且,现在每年出版图书50多万种,(  )。读者想找一本适合自己的好书,好比大海捞针,难度很大。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劣书驱逐良书的案例屡见不鲜。在书店的书架上,劣书驱逐良书的现象同样频频上演。这是市场的选择。我们无法要求书店____________市场规律,把那些滞销的书留在书架上,等待它们的知音,更不能____________畅销榜,把那些低销量的图书推上榜单。但我们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就希望好书能大卖,以此鼓励优秀的作者、优秀的出版社,源源不断地写好书、出好书。如果好书越来越多,读好书的人越来越多,就算图书销售额真的下降了,那可能也只是平庸之作没有销路了。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真知灼见 无可厚非 违背 篡改
B.真知灼见 无可非议 违背 修改
C.远见卓识 无可厚非 违犯 篡改
D.远见卓识 无可非议 违犯 修改
【小题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旦其中不乏一定数量的好书,就会都被湮没在茫茫书海之中了
B.即便其中不乏一定数量的劣书,也被湮没在茫茫书海之中了
C.虽然其中不乏一定数量的劣书,但是都湮没在茫茫书海之中了
D.即便其中不乏一定数量的好书,也被湮没在茫茫书海之中了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而一种图书一旦畅销,类似的选题便会大量出现
B.而一旦一种图书畅销,类似的选题便会大量出现
C.而一种图书一旦畅销,便会大量出现类似的选题
D.而一旦一种图书畅销,类似的选题便会大量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