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许多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毒药。在毒药排行榜上,断肠草_______,毒性堪比鹤顶红。事实上,“断肠草”并不只存在于小说和影视剧中。在历史上,用断肠草杀人的例子更是_______。
其实,(  ),泛指那些能引起呕吐等强烈反应的剧毒植物。比如,八角科的野八角和红毒茴,罂粟科的白屈菜、椭果绿绒蒿,瑞香科的狼毒、毛茛科的鸟头、卫矛科的雷公藤等,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共有近40种植物被称为断肠草,其中以紫堇科最多,约有21种以上。而众毒之毒中,最狠的角色要数马钱科钩吻属的钩吻,也是近些年引发误食中毒事件最多的物种之一。
而在没有钩吻的北方,断肠草则更倾向于指代另一种植物——瑞香科的狼毒,也就是我们在盛夏草原______的那些美丽小花。即便看上去非常娇小柔弱,但狼毒却有着强大的有毒物质——香豆素包含在其中,即使是大只的成年生羊,也很容易误食狼毒而导致内出血死亡。不仅如此,狼毒的生命力也足够剽悍:拥有出色的耐寒抗旱能力,即使在已经荒漠化的草原地带,它们也仍然能够 地盛开。正是因此,游客们眼中娇艳茂盛的狼毒花却正是牧民们最不希望见到的植物之一。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名列前茅   俯拾皆是   屡见不鲜   欣欣向荣
B.首屈一指   俯拾皆是   司空见惯   方兴未艾
C.名列前茅   不胜枚举   司空见惯   欣欣向荣
D.首屈一指   不胜枚举   屡见不鲜   方兴未艾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断肠草专指一种植物的学名,而不是一个通称
B.断肠草不是一种植物的学名,而是一个通称。
C.断肠草是一个通称,而不是专指一种植物的学名。
D.断肠草不是通称,而是专指一种植物的学名。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看上去非常娇小柔弱,但狼毒却有着强大的有毒物质——香豆素包含在其中,即使是大只的成年牛羊,也很容易因为误食狼毒而导致内出血死亡。
B.即便看上去非常娇小柔弱,但狼毒却有着强大的有毒物质——香豆素。即使是大只的成年牛羊,也很容易因为误食狼毒而导致内出血死亡。
C.即便看上去非常娇小柔弱,但狼毒却有着强大的有毒物质——香豆素包含在其中,即使是大只的成年牛羊,也很容易因为误食狼毒而导致内出血死亡。
D.虽然看上去非常娇小柔弱,但狼毒却有着强大的有毒物质——香豆素。即使是大只的成年牛羊,也很容易因为误食狼毒而导致内出血死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3-06 05:18: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李鸿章正是在固化的秩序里开始酝酿他的改革。然而他在事先已被祖先确定好的框架内进行的所谓改革是完全 。即使他兴办机械局、矿务局、铁道局、电报局,直至 地创建了那支亚洲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军队将领皆从英国留学归来,军事操练皆用英语,然而在这位雄心勃勃的大臣面前,那个薄暮中的王朝就像一台过度破损的机器,早已发挥不出它应有的效率。只有它的礼制,还在按照千百年前的模样    地运作着,如总督签押房里那座古老的自鸣钟那样,各个机件严丝合缝,准确无误,容不得一粒尘沙。正是在各种严格的 中,王朝神圣不可侵犯的秩序精神得以维持,这使得王朝至少能在表面上看像点模样。

李鸿章像巧手的工匠一样富于敬业精神,他意识到了要改变些什么。(    )技术上的进步已经于事无补。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惺惺作态的更符合历史逻辑的官员们。对于一个道德底线已经彻底崩溃的社会来说,对它进行局部修补,使它维持得久一点,对于大多数人反而是一种痛苦,倒不如摧其速朽,使所有的灿烂与阴影都化成无尽的尘埃。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无济于事   苦心孤诣   有条不紊   繁文缛节
B.杯水车薪   苦心孤诣   慢条斯理   细枝末节
C.无济于事   处心积虑   慢条斯理   繁文缛节
D.杯水车薪   处心积虑   有条不紊   细枝末节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
B.尽管从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中,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
C.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
D.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
B.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更符合历史逻辑的惺惺作态的官员们。
C.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
D.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更符合历史逻辑的惺惺作态的官员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教育中的仪式自古就有,如开学礼、成人礼、拜师仪式等。仪式中包含着某种承诺,意在将一些美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儿童”是孩子的特殊身份,但这个身份很容易就让社会低估。心理学研究证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渴望被社会接纳、认同。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人常用“小孩”这个词称呼儿童,当孩子对团体中的某件事情 的时候,成人总是会说“小孩子不懂,小孩子不会做……”,结果孩子感受不到足够的尊重、足够的认同,往往变得 。对于成人,孩子可能慢慢表现得 ,但却慢慢丧失了想象力。(   ),而“儿童节”恰好是对儿童身份肯定的良好契机。对儿童身份价值的重塑,一方面展现出社会对儿童的接纳、认同;另一方面也在暗示孩子,社会的发展需要他们从现在开始努力。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脉相承 蠢蠢欲动 灰心丧气 惟命是从
B.薪火相传 蠢蠢欲动 心灰意冷 言听计从
C.一脉相承 跃跃欲试 心灰意冷 惟命是从
D.薪火相传 跃跃欲试 灰心丧气 言听计从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唯有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B.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C.儿童只有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D.要想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就必须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小题3】下列补写到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孩子身份价值的重塑需要一场特殊的仪式
B.一场特殊的仪式可以重塑孩子的身份价值
C.孩子身份价值的重塑需要一些特殊的仪式感
D.一场特殊的仪式可以满足孩子身份价值重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