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衡水中学定于4月27为高二年级学生举办成人仪式,请根据仪式流程写一段文字说明。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50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05-26 07:17: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桃源”的争夺也许是当今最为激烈的一类文化资源的争夺了。比如赤壁,比如隆中,比如女娲故里、黄帝故里,都有若干地方竞相争抢,各不退让,但参与争夺的还是少数,毕竟只是关联密切的地方才有争夺的资格。桃源则不同,它本来就是陶翁的想象,陶翁的梦,大江南北,相似于桃源景致的所在不知有多少,( )陶翁足迹停留的地方固然______,就是陶渊明做梦也未曾梦到的所在,照样可以有“传说”,可以有“民间故事”证明其正宗地位。不要说早已______、心陷物欲的现代人,即使起陶翁于地下,怕也是难以辨识真伪的。

平心而论,这些______难以计数的“桃源”,与陶翁笔下的桃源实在是极为相似,一样的林,一样的水,一样的洞,一样的别有洞天。无林的栽上了林,缺水的引来了水,不是别有洞天的,可以开一段曲里拐弯的洞,布一处豁然开朗的景,现代的仿真术,还有什么不能造出来呢?但造得了“形”,“神”却是造不出来的,那深层的内涵是造不出来的。

人世间或许是不会有桃源的,寻觅桃源的所有人,都像那个武陵人,注定再也不得而入桃源之门。渔人是这样,陶渊明也是这样。真正的桃源是永远找不到的,正因为找不到,才会有《桃花源记》那样的______;正因为找不到,桃源才会有那无尽的永恒魅力。对于每一个寻觅桃源的人来说,桃源只在心中,只在梦里。何必苦苦追寻呢?当静夜来临的时候,当晨曦初吐的时候,请安顿好你的心,静静咀嚼桃源的滋味。转过身,离开仿真的茅舍、土屋、田畴,离开作秀的“农夫”“黄发垂髫”,重新走入曲曲弯弯的山涧,走向回程。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当仁不让 目不暇接 形形色色 神来之笔
B.当仁不让 目迷五色 林林总总 神来之笔
C.义不容辞 目不暇接 林林总总 生花妙笔
D.义不容辞 目迷五色 形形色色 生花妙笔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谁不可以亮出“桃源”的招牌呢?
B.谁可以亮出“桃源”的招牌呢?
C.谁都可以亮出“桃源”的招牌!
D.谁不可以亮出“桃源”的招牌!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世间或许是不会有桃源的,所有寻觅桃源的人,都注定像那个武陵人,再也不得桃源之门而入。
B.人世间或许是不会有桃源的,所有寻觅桃源的人,都注定像那个武陵人,再也不得门而入桃源。
C.人世间或许是不会有桃源的,寻觅桃源的所有人,都注定像那个武陵人,再也不得而入桃源之门。
D.人世间或许是不会有桃源的,寻觅桃源的所有人,都注定像那个武陵人,再也不得桃源而入之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抗金名将岳飞的这首《满江红》让大部分人对贺兰山    。如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时代早已远去,但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神秘的岩画世界,向世人展现了一条    、蔚为壮观的艺术长廊。

在沟谷两岸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分布着300多幅贺兰山岩画,这些岩画    广泛,大至表现日月宇宙,小至描画动物足蹄,并有狩猎、放牧、舞蹈的场面,岩画艺术造型粗犷奔放,构图    ,具有独特的意境和艺术价值。根据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分析,贺兰山岩画是不同时期先后刻制的,其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远古先民刻画了在三千至一万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等生活场景、图腾信仰、社会习俗等。“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如今,我们已经无法寻觅那些曾经留驻贺兰山的先民们的踪迹,( )。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耳熟能详 眼花缭乱   题材   朴实
B.司空见惯 扑朔迷离   体裁   朴素
C.耳熟能详 扑朔迷离   题材   朴实
D.司空见惯 眼花缭乱   体裁   朴素
【小题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来自远古的信息,隐隐地通过风传达出来,这些最初的印记镌刻在岩石上
B.只有这些镌刻在岩石上的最初印记,在风中向后人们隐隐传达着来自远古的信息
C.这些镌刻在岩石上的最初印记,是来自远古的信息,隐隐地通过风传达出来
D.这些最初的印记镌刻在岩石上,在风中向后人们隐隐地传达着来自远古的信息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三千至一万年前刻画了远古先民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等生活场景、图腾信仰、社会习俗等。
B.记录了远古先民在三千至一万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等生活场景、图腾信仰、社会习俗等。
C.刻画了远古先民在三千至一万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等生活场景、图腾信仰、社会习俗等。
D.在三千至一万年前记录了远古先民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等生活场景、图腾信仰、社会习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