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记得小时候,家中墙上挂着一幅工笔小楷写的条幅:“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虽不能全部领会其中的意思,但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一直能诵记在心。虽然治家之道对一个________的少年来说未免遥远了些,但其中一句“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却足以警示我一辈子。

家训只是古代家书的一种形式。更多的古代家书则晓之以理,________,劝诫子孙________之道,治家中业之理,做一个符合儒家伦理规范的谦谦君子。父辈们总是用丰富的生活阅历、沧桑历尽的人生经验、伟岸正直的道德人格来教益自家子孙,但不经意中,家书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成为一笔所有子孙后代的公共财富,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即便是今日翻开阅读,仍觉熠熠生辉。

()沈从文的结发妻子张兆和手捧数百封家书,感喟涕流:我是全北京最富有的人了。柳亚子在写给夫人郑佩宜的信中,从饮食起居到锅碗瓢盆,事无巨细,一一过问,其情深切,感人至深。

家书因其亲切自然而更能贴近读者的心灵,其对________平常生活的描述与记录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家书里的文字是那么地灵动而饱含深情。随意走进一个章节,家书里的情节都是那么生动感人;随意从一个章节出发,都可以轻松地“链接”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场景中来。

对一个家来说,家书是一条纽带;对我来说,家书就是一处磁场,磁心所在是我阅读的方向。

【小题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少不更事 娓娓道来 安身立命 衣食住行
B.少不更事 娓娓道来 为人处世 衣食住行
C.少年老成 侃侃而谈 安身立命 悲欢离合
D.少年老成 侃侃而谈 为人处世 悲欢离合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家书中蕴含的真情十分打动人心,就像家书的教益让人称颂和受益。
B.家书中蕴含的真情能够打动人心,其中的教益更是让人称颂和受益。
C.家书的教益虽然让人称颂和受益,其蕴含的真情却也一样打动人心。
D.家书的教益固然让人称颂和受益,其蕴含的真情却也一样打动人心。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A.家书成为一笔所有子孙后代的公共财富,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
B.家书穿越了千年的时空,成为所有子孙后代的一笔公共财富,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
C.家书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成为所有子孙后代的一笔公共财富
D.家书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穿越了千年的时空,成为一笔所有子孙后代的公共财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24 06:06: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体现在“义”“利”之辩中。管子是中国古代 的政治思想家,对人的发展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管子认为,物质生活的改善是一个社会政治安定和道德进步的前提和基础,而物质生活满足后,人们就要讲究礼节规范,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另外,管子认为人性就是    的,人们追逐物质利益也是 的,这是人的天性使然。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孟子讲仁义,坚持人性的本质是善的。仁、义、礼、智是四个“初始”,被视为孟子的“四端说”,这是其性善论的直接理论依据。从“人性本善”的观点看,孟子显然是追求精神第一,而不是物质取向第一。在他看来,在人的发展中,仁义是 ,物质财富本身不能成为人的活动的动因。

可见,管子强调功利主义和人的利益原则,从物质取向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发展问题;而孟子则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强调人的道义原则,从精神需求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发展问题。两者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中国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形成“重义轻利”思想。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深谋远虑   见利忘义   无可厚非   中流砥柱
B.出类拔萃   见利忘义   天经地义   中流砥柱
C.深谋远虑   趋利避害   无可厚非   大本大宗
D.出类拔萃   趋利避害   天经地义   大本大宗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同于管子的人性理论,孟子则否定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性。
B.与管子的人性理论不同,孟子则否定人性是追求物质利益的。
C.孟子则否定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性,不同于管子的人性理论。
D.孟子则否定人性是追求物质利益的,与管子的人性理论不同。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管子是在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发现并探讨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并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B.管子是在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C.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发现并探讨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D.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并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不断追求更舒适理想的居住环境。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城市面临绿地面积被挤压、生态环境遭破坏、城市面貌    等问题。而步入沪杭宁蓉等城市,会发现另一番图景。规划合理、鲜明特色的各类绿道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践行着绿色发展的理念,覆盖着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为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预留出了田园牧歌的可能。当城市与自然    ,生活的便利与环境的优美便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这才是老百姓所向往的美好生活。

当前许多城市正在火热推进的绿道建设,正与这种理念相契舍——城市的各个部分被当作一个整体来经营,公园、绿地、江河、社区被绿道依次串联在一起,    般地绘就了一幅当代《富春山居图》。(   )有了绿道,城市居民真正与这座城市    、相依相契,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更加深入人心。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千篇一律 相辅相成 行云流水 休戚与共
B.千人一面 相克相济 行云流水 息息相关
C.千篇一律 相克相济 鬼斧神工 休戚与共
D.千人一面 相辅相成 鬼斧神工 息息相关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间竟“可居、可游”,把诗境、画境与城景融于一卷。
B.诗境、画境与城景融于一卷,人们在此间“可居、可游”。
C.诗境、画境与城景水乳交融,人们在此间“可居、可游”。
D.此间竟“可居、可游”,让诗境、画境与城景水乳交融。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规划合理、特色鲜明的各类绿道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践行着绿色发展的理念,覆盖着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
B.规划合理、鲜明特色的各类绿道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延伸到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践行着绿色发展的理念
C.规划合理、鲜明特色的各类绿道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覆盖着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践行着绿色发展的理念
D.规划合理、特色鲜明的各类绿道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延伸到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践行着绿色发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