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对着楼梯口的地方,中央也树立着一根大圆柱,柱子背面是一件狭长的石膏复制品,是古希腊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做工精巧,色泽微黄,古色古香,逼真异常[甲]随后见到的,仿佛也似曾相识:色彩斑斓,威风凛凛的希腊重甲胄武士,头上插着羽毛,看上去像只大公鸡。就是在这个楼梯间里,墙壁也刷成黄色,墙上也顺序挂着一幅幅画像:从大选帝侯到希特勒……

……

过了人种脸谱像以后,又另换一类: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惟妙惟肖,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担架颤悠着拐弯时,迎面而来的也是赫耳墨斯圆柱。[乙]在过道——这里刷成玫瑰色——的尽头,就是美术教室,教室大门上方悬挂着伟大的宙斯丑怪的脸像;现在离宙斯的丑脸还远着呢。[丙]透过右边的窗户我看见了火光,满天通红,浓黑的烟云肃穆地飘浮而去……

【小题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立B.古色古香C.惟妙惟肖D.竟
【小题2】文中的画线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19 09:43: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四十多年前,在贵州下乡当知青的时候,曾经跟着两个年长的朋友匆匆到过一趟昆明,事后却没有对这个邻省份留下任何印象。到了现在,我对这个“彩云之南”的历史知识,依然匮乏得很。云南遗存历史资料不足,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①(不免/难免)受了历史记的冷落。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历史记,原本就只关注汉族中心区域的朝代更、风云变,常常并不很留意隔山限水的边,所以在常见历史文献中,这一区域的记载总是显得支离破碎。特别是那些非汉族人的精神世界,除了好奇和猎奇的“采风者”,或者奉命巡视边疆的官吏,偶尔写一些“竹枝词”,画一些“蛮夷图” 之外,很少有人真的对他做过深入(考察/考查)和仔细描述。
可是随着西风东,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洋和东洋的学者纷至来,对中国学术形成了巨大冲击。为什么?以为他们的关注(重心/中心)与传统中国学者大相庭。他们不仅对“中心”的汉族中国有别出心裁的解释,也对“边”的蒙满回藏鲜、苗彝羌傣壮都兴趣然;虽然对“主流”的儒家一如往地研究,但对“支脉”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热情;对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却更为关注。这种对于“边缘”“支脉”和“下层”的研究,特别表现在宗教学、人类学、地理学、语言学等领域中。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风云变幻 匮乏   毗(bǐ)邻
B.记载(zǎi)  纷至沓来 更叠
C.边陲 东渐(jiān)   大相径庭
D.一如继往 盎(àng)然    边缘
【小题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免  考察  重心
B.难免  考察  中心
C.难免  考察  重心
D.不免  考查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