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南半球某日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间气流流向,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有关图中信息,正确的是( )
A.a地有阴雨天气
B.b地风力最大
C.c地气压值在1004-1008hPa
D.d地风向为西南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1 10:17: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区域的某月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小题2】乙区域气压的形成原因是( )
A.陆地区域,此时气温较高
B.海洋区域,此时气温较低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低压切割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
同类题2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
A.图中四点气压:C>B>A>D
B.高空中空气由D处流向B处
C.近地面A处气温高于C处
D.A处为高压
【小题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B.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C.A处盛行下沉气流
D.该热力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同类题3
下图中四幅从近地面到高空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描绘正确的是
A.
B.
C.
D.
同类题4
读亚洲东部某区域同一天内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各题。
(1)判断6日14时到20时渤海海面风力变化,并说明理由。
(2)说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6日下午的天气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比较6日14时到20时甲、乙天气系统强度的变化。
同类题5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某校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
(填“左”或“右”)偏。
(2)一段时间后,a、b、c、d四处中,气压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粗线上用箭头表示气流方向。
(3)由此实验得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__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等压面的判读
近地面风与高空风的风向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