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演绎法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请参照事例,运用演绎法,仿写句子,注意句式大体相似,逻辑清晰。
示例: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你既然要深入领略泰山的伟岸,那就应亲自去看一看,登一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10-20 03:50: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一句话。(5分)
人世的沧桑,命运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会将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为后人留下经典,回眸历史的时空,
我们会看见屈原在秋风江水中放逐悲愤
,
将高洁的人格与满腔的幽思化作一缕缕馥郁的香草
,
《离骚》一出世
,
屈大夫英名流芳百世
;
,
,
,
。
同类题2
(10分)
下面是一首微型诗,请解说它的丰富寓意。(4分)
故乡的路
你——
是一条弹簧啊,
牵着——
我远去的心。
同类题3
根据所给出的语境,将句子填写完整。(要求语意连贯,句式整齐)
骏马的理想,是________
___
__;雄鹰的理想,是______
_______;我们青年一代的理想,是_____
_____。
同类题4
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同类题5
请在庄子、屈原、史铁生中任选一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5分)
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疗救精神的良方。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逻辑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