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依次是
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左思《三都赋》:“八极可围于寸眸,_____________。”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_____________。”就是这个意思。
①四方山水尽眼底
②一时收拾与闲人
③湖光山色推窗看
④万物可齐于一朝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11-05 08:44: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正音”,如今要被“别字”________地取而代之?专家们陈述如此“修正”的理由,“就比如说‘确凿’的‘凿(záo)’字,大家都这样读,读着读着就成了‘对的’。”这让大家愈发不淡定了。语言文宇从来都是变动不居、与时俱进的,当然不能________,全依祖宗,一字不能易。否则,我们“也许”仍在之乎者也和繁体字中呢喃沉浮呢!然而“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传递和表达。”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代表着国家尊严和文化传承,兹事体大。如果少了________的敬畏之心,在改动时随意性太强,会带来简单粗暴、杂乱混淆甚至人文历史的断裂。( )但这并不是说,祖先魂魄所依的皇皇汉字,就一定要向“错误的大多数”屈服。像“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这样的名句,几乎是每一代小朋友开蒙必读,这个读音不仅合辙押韵且________。倘若改成“xié”,便让晩唐七绝圣手杜牧陷入不会“押韵”的窘境。久而久之,我们的后人还怎么体会唐诗的铿锵优雅、宋词的婉转清丽?怎么告诉孩子某处读音的别扭该由谁来负责?兹事体大,且请广开视听,慎之又慎。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堂而皇之 抱残守缺 诚惶诚恐 浑然天成
B.冠冕堂皇 食古不化 战战兢兢 浑然天成
C.堂而皇之 食古不化 诚惶诚恐 水乳交融
D.冠冕堂皇 抱残守缺 战战兢兢 水乳交融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标点使用有误,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传递和表达。”
B.“对于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C.“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D.“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语言文字的改革,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尊重约定俗成,也要注意外来语言的转化吸收。
B.语言文字的发展,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注意外来语言的吸收转化,也要尊重约定俗成。
C.语言文字的改革,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注意外来语言的吸收转化,也要尊重约定俗成。
D.语言文字的发展,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尊重约定俗成,也要注意外来语言的吸收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