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甲]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映态度也不一致。[乙]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丙]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选自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假如B.心习C.反映D.东想西想
【小题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07:53: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面对人类获得的第一张黑洞照片,我们高呼:原来你长这个样子。这个被直接“看”到的黑洞,位于室女座星系团超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

人类在那_________的宇宙深处,有个梦,关于黑洞。它让科学家______,也让平凡的你我无限遐想;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它,揭开面纱,露出真容。为了见这一面,科学家们探索着坚持着,从未停步。从400多年前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开始,到爱因斯坦率先预言黑洞的存在,随后惠勒提出“黑洞”概念,霍金提出“黑洞是时空的扭曲者”的论断,(   ),再后来,200多位全球科学家联合起来,精选8个观测点合成虚拟望远镜网络对黑洞进行观测分析,终于,人类获得了第一张黑洞照片!黑洞,这个宇宙中神秘的存在,梵高用画笔描绘过它,《星际穿越》用镜头幻想过它,孩子在睡梦里抵达过它……终于,我们看到了它!那一刻,我们为之_______,我们百感交集。那一刻,它属于全球科学家,也属于全人类,这张照片书写了新的人类文明;这张照片启示我们:既要_______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浩瀚无垠 朝思暮想 震撼 探索
B.浩渺无边 魂牵梦绕 震撼 仰望
C.浩瀚无垠 魂牵梦绕 振奋 仰望
D.浩渺无边 朝思暮想 振奋 探索
【小题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4年前,科学家“捕捉”到了黑洞引力波信号,黑洞第一次被人类“听”到
B.科学家在4年前“捕捉”到了黑洞引力波信号,黑洞第一次被人类“听”到
C.4年前,黑洞引力波信号被科学家“捕捉”到,黑洞第一次被人类“听”到
D.黑洞引力波信号在4年前被科学家“捕捉”到,黑洞第一次被人类“听”到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再后来,200多位全球科学家联合起来,精选8个观测点成为虚拟望远镜网络,对黑洞进行观测分析。
B.再后来,200多位全球科学家联合起来,精选8个观测点构成虚拟望远镜网络,对黑洞进行观测分析。
C.再后来,全球200多位科学家联合起来,精选8个观测点组成虚拟望远镜网络,对黑洞进行观测分 析。
D.再后来,全球200多位科学家联合起来,精选8个观测点合成虚拟望远镜网络,对黑洞进行观测分析。

同类题4

下面是一份“数字化阅读辩论赛”的辩论陈词,阅读后完成下列小题。

数字化阅读(虽然/即使)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但往往表现为一种“浅阅读”。浅阅读容易使我们缺乏缜密细致的思考,导至看似读了很多,实则收获有限。当我们在芜杂的信息中流恋忘返时,大脑就成了零散信息的跑马场。所以,数字化阅读时代,我们依然拥有深阅读的权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深阅读呢?选择成体系、有深度的作品和广为认可的经典著作,运用顺序渐进、(归根结底/创根问底)、探究(质疑/置疑)的方法去读。我们(假如/即便)做不到像古人读书那样废寝忘食、皓首穷经,也应当在纷烦的信息中独具慧眼,不断提升阅读的品位和质量,提高与新时代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综上所述,数字化阅读中,通过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小题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门(kǎn) 导至   流恋忘返
B.密(zhēn) 芜杂   顺序渐进
C.零(sàn) 纷烦   废寝忘食
D.首(hào) 敏捷   独具慧眼
【小题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A.虽然   归根结底   置疑   即便
B.即使   刨根问底   质疑   假如
C.虽然   刨根问底   质疑   即便
D.即使   归根结底   置疑   假如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B.通过深阅读,我们能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C.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精神富有的青年。
D.通过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精神富有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