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有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正确的叙述是( )
A.大气只通过反射、散射方式,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具有纬度差异
D.吸收、反射、散射作用都具有选择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1-14 11:20: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世界某地区地形分布图,回答下面2题。
【小题1】O地和P地沿岸气候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小题2】关于图中R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该河流处于丰水期
B.下游每年都有凌汛
C.该河流域内地形起伏不大,水能很少
D.一般情况下,该河河床西岸较陡,东岸较缓
同类题2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②层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B.因臭氧吸收紫外线增温
C.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D.天气晴朗利于航空飞行
【小题2】图中①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
A.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反射
同类题3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位于同纬度地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中四地,秋冬季节最容易出现霜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4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面积
26万平方千米
最冷月均温
5℃~8℃
最热月均温
16℃~29℃
年均温
16℃~18℃
降水量
1000毫米~1300毫米
无霜期
250天~350天
年日照时数
900小时~1300小时
【小题1】该地形区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以上,主要原因是该地形区(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小题2】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
A.冬季气温低
B.土壤贫瘠
C.热量不足
D.光照不足
同类题5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乙地)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日照时间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立秋日(8月8日)前后乙地日照时数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白昼时间长
B.降水量少
C.太阳高度大
D.海拔高度低
【小题2】下列节气中,甲地气温最高的是
A.立夏
B.大暑
C.夏至
D.处暑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