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面积
26万平方千米
最冷月均温
5℃~8℃
最热月均温
16℃~29℃
年均温
16℃~18℃
降水量
1000毫米~1300毫米
无霜期
250天~350天
年日照时数
900小时~1300小时
【小题1】该地形区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以上,主要原因是该地形区(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小题2】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
A.冬季气温低
B.土壤贫瘠
C.热量不足
D.光照不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26 03:45: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阅读下面三幅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甲①②③三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大气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Ⅰ、Ⅱ、Ⅲ层中,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层,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位于
层 。
(2)图乙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是A
B
C
。相对于A来说,B为
(长波/短波)辐射。受雾霾天气影响C将会
(增强/减弱)。
(3)图丙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
。若此图表示夜晚海陆间热力环流形成的等压面弯曲状况,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
,此时某同学面朝大海,则其为而立
(迎风或者背风)。
同类题2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青藏高原之所以“高处不胜寒”,是因为
A.A和B都弱
B.B和C都弱
C.C和D都弱
D.D和A都弱
【小题2】在夏季,很多城市的园林工人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下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加A,提高夜间温度
B.阻止C,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D,提高树木存活率
D.削弱B,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同类题3
(28分)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阿拉斯加(图甲)面积为171万平方千米,人口仅60多万,人口密度0.42人/平方千米。森林、矿产等资源丰富,阿拉斯加输油管道是世界上第一条伸入北极圈的原油管道。
材料二 欧洲西部气候图(图乙)
(1)普拉德霍湾的石油是通过管道运到瓦尔迪兹港口,再经海洋运输到美国本土炼油厂的。读图甲分析其使用管道运输而没有直接采用海洋运输的原因?(6分)
(2)阿拉斯加作为美国领土的一部分,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合理容量较低,试分析其原因。(4分)
(3)试比较阿拉斯加东南沿海平原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发展乳畜业区位条件的异同。(8分)
(4)图乙中,三个城市气候海洋性最强的是
城市,试说明判断依据。(6分)
(5)与欧洲西部河流相比,阿拉斯加河流突出的水文特征是
、
。(4分)
同类题4
中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随季节明显变化,厚度最大的季节是夏季。原因是夏季
A.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强,对流旺盛
B.近地面大气反射作用较强,对流旺盛
C.近地面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强,对流旺盛
D.近地面大气散射作用较强,对流旺盛
同类题5
我国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下面是研究小组获得的有关材料。
材料一 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 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下降0.5 ℃。到某一高度后,空气渐干爽,气温每百米下降0.8 ℃,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1 ℃。
材料三 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乙。
(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B两地的气温:A.________;B.________。
(2)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
(3)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等降水量线及其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