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②层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B.因臭氧吸收紫外线增温
C.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D.天气晴朗利于航空飞行
【小题2】图中①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
A.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反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4 09:43: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到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小题2】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①辐射
B.减弱②辐射
C.增强③辐射
D.改变的②辐射方向
同类题2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小题2】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其影响因素是箭头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人造烟雾可减轻霜冻对农作物的冻害,是因为人造烟雾可以
A.增强①辐射
B.增强②辐射
C.增强③辐射
D.增强④辐射
同类题3
把地面及大气看成一个整体,称为地气系统。对此系统所计算出来的热量收支差额,称为地气系统辐射差额,其中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支出部分为发射到宇宙空间去的地面和大气的长波辐射。下图为“非洲地区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单位:卡/厘米2·分钟)”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地气系统中的地面长波辐射
A.收入主要来自于大气逆辐射
B.支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地表植被状况
C.云厚越厚地面长波辐射越强
D.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
【小题2】造成甲乙两地年辐射差额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拔高低
D.沿岸洋流
同类题4
图是某时刻某市附近地区垂直温度变化(℃/100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发生大气逆温现象距市中心的范围是
A.1~6. 5km
B.1. 5—5. 2km
C.1. 5—5. 5km
D.1.5km以内和5.2km以外
【小题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500米
B.100米
C.350米
D.150米
【小题3】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B.抑制污染物向高空扩散
C.有利于成云致雨
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同类题5
左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右图为“襄阳大棚蔬菜生产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图,分析襄阳冬季气温低于夏季气温的根本原因是
A.冬季a少
B.夏季d多
C.冬季b少
D.夏季c多
【小题2】襄阳人用大棚种蔬菜,原理是
A.大棚能够阻碍太阳辐射
B.大棚能够增加地面辐射
C.大棚能够增加太阳辐射
D.大棚能够增加大气逆辐射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