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
符合规范
的一项是 ( )
A.被文学界称为《小红楼梦》的《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作品,书中的相关文字记载,是钓鱼岛主权归属我国的新证。
B.家训、家规传承的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这种历史的沉淀和传承是无言的教育,也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C.游客们登上游艇,放眼欣赏湖光山色,大家不禁赞叹道:“真是太美了!西湖的春色。”
D.最近网络“文言神翻译”风潮引发热议,是古典文化回归?还是纯粹的网友文言游戏?众人对这股“最炫文言风”褒贬不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06 10:01: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行业协会对同行业价格的监督功能比较强:原料进价如何?成本支出如何?心中一清二楚。至于什么样的货究竟卖什么样的价?也能掌握得八九不离十。
B.儒家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强调道义重于一切。
C.雅典奥运会,香港获得1枚银牌,多哈亚运会,香港获得6金、12银、10铜……从默默无闻到显山露水,香港竞技体育走出了一条厚积薄发之路。
D.微软中国宣布将从10月20日开始同时推出两个重要更新——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通知和Office正版增值计划通知,旨在帮助用户甄别他们电脑中安装的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应用软件是否是获得授权的正版软件。
同类题2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3分) ( )
A.在仁川亚运会赛前动员会上,国家体委领导希望全体运动员“赛出水平、赛出风格,为国争光”。
B.明代胡应麟曾用“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来形容初盛唐时期国势强盛的兴旺局面。
C.如果想尝试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他们的现状,我们还可以多看看当代中学生写的一些作品,如《梦里花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D.“苏苏!”晴雪紧紧拉住屠苏的手说:“你是今天走?还是明天走?”
同类题3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翻译的是不需要的垃圾,翻译再多有什么意义?至于‘翻译强国’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定、谁来评?都说不准。”
B.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表示,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管“两高一资”行业(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消耗型),集中开展钢铁、涉砷行业专项检查,巩固饮用水源保护区集中整治成果。
C.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D.“春季高考也玩穿越!”今年的春季高考作文以《回到……》为题,对此,走出考场的考生们互相交流心得:回到童年,回到过去,回到激情燃烧的岁月……
同类题4
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
悲悯情怀①最高尚的情感。它宽广有容②平和慈悲,并非局限于一时一地一己之身,而是与全人类同呼吸共命运。如③山羊兹拉特④中,作者不仅将悲悯的目光投向困境中的人,更把关怀的温情给了绝境中依然忠心耿耿的纯洁山羊⑤《礼拜二午睡时刻》里,母亲的镇定坦然与神父的关切之语,显示出的宽容和慈悲,超越了世俗与道德的藩篱,令我们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感到一丝暖意。
A.①——② 、③ 《 ④ 》 ⑤;
B.① ,② ,③ 《 ④ 》⑤。
C.①——② ,③“④”⑤;
D.① ,② 、③“④”⑤。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故乡二题
刘长春
找不到田野
①我的老家在浙东南的一个小镇上。小镇周围便是望不到边的田野。几十年来,我从小镇走出,走过田野,走过城市,走过世界上许多的地方。
②夏秋之交,我远涉重洋,到大洋彼岸的一个国家访问。失眠之夜,明月在天,照着失眠的我。望着明月,想着家乡。所以,一回来就急切地挈妇将雏踏上回故乡的路。行李甫落,与上初三的孩子说:走,去看田野。”
③出门往东过几个铺面折北就有一座拱形石桥,桥上可以望见老家后门。记得过桥就有两株古樟,它们经历过多少世纪的风霜雨雪,我不知道,但我记得,儿时是须得三人牵手才能合围树干的。古樟苍劲挺直,枝桠勃发着生命的灿烂,精力旺盛地向天空四周伸展,覆盖人家,覆盖小河……那记录过春雨夏阳秋霜冬雪与鸟鸣虫唱水韵桥情的两株古樟呢?
④记得,过小桥往北直行走出镇子就可以望见田野,沿河间于田土中有十来口河塘,塘中养鱼、种莲、植菱,岸边散落开桃李梨杏。阳春三月,这河塘,这田野,油菜花豌豆花、蓝草籽花紫云英花、桃花李花梨花杏花……穿行在这花的海洋,快活美丽了多少个年少的日子。入夏,娇媚了河塘,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蛙鼓虫鸣,一阵喧闹厂一阵沉寂。秋天,放一只澡盆于塘中,人坐其间,以手当桨,晃悠悠,采红菱……那是一幅幅四时交替的乡情风俗画啊。
⑤可是,情依旧而景全非。河塘不见了,桃李梨杏不见了,竹篱茅舍不见了……中式西式不中不西式的楼盘和闲置撂荒的土地,延伸到了视野尽头。
⑥一路上,我对孩子喋喋不休地说着小镇的过去,一一一过去的河塘,过去的田野,过去的物产,过去的风情……
⑦当孩子一声“田野呢”让我从温馨的怀旧中走出,我茫煞若失地对孩子说:
⑧我找不到原来的田野了,找不到了!
那条小河
①老家屋后有一条小河。
②河水从大山深处流来,像一条飘带似的由西往东从镇中蜿蜒而过。小河两侧十里长街,临河而居十万人家。沿河一色二三层的木结构楼房,参差错落,平平仄仄。河上横卧着许多石拱桥,桥上黄发垂髫、蓝衫红袄,都一律倒映在河中。河岸点缀着桃红柳绿,河中流动着灯影桨声,水面飘荡着清月明霞……读了一点书后,觉得这小桥流水,就成了唐诗宋词。
③长街上十万人家吃的用的都是小河的水。晨雾中洗菜,灯影里捣衣,黄昏时游泳,一河欢笑一河歌,也都是别样的风情画呢。
④天刚启明,家家根据梆子铁绰的不同声响,将泔水和便溺提出去交给专门收拾的人,一车车拉向郊外拉向田野。同用一河水的十万人家小心呵护着小河,小河以其自净能力回报十万人家。
⑤年年冬天枯水季节,镇上为头的一组织,每家每户或出钱或出力,十万人家疏浚河床,来年春天、河又是莹莹亮亮,一天天漫上一级级石阶,招呼十万人家。
⑥小河,就这样清洌洌地流过了多少世纪。
⑦离家二十年,当我回到小河边,我的眼,涩了。小河窄了,浅了。才是仲秋,小河也干瘪着身子,不再丰满。我的街坊乡邻啊,如何就不再呵护小河了呢?T水道的污水向小河排放,烂菜残羹向小河倾倒,废物破瓶向小河抛掷,小河发黑了,变臭了。
⑧我的梦魂萦绕的小河呢?我的可以照出石拱桥弧线,可以照出乌篷船倒影,可以照出浣衣女娇容的小河呢?我的一河欢笑一河歌、十里小河十里画的小河呢?
⑨……
⑩生活一天天走向未来,也就一天天走向历史?
(选自《名家雅谈》丛书,有删改)
【小题1】简要阐述两处标点符号在文中的表现作用。(4分)
(1)《找不到田野》文末“找不到了”后面所带的感叹号。
(2)《那条小河》第⑨自然段的省略号。
【小题2】《找不到田野》写田野,为何第③自然段却写古樟,有何表达意图?(5分)
【小题3】《那条小河》第②自然段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含修辞手法),请选三例作简要赏析。(6分)
【小题4】探究作者在《故乡二题》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6分)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