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文段主要观点。要求不超过35个字。
什么人容易成为作家?作家天生具备某种责任:要对当下发生的事情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批评也好,建议也好,反正需要提醒社会,使这个杜会变得更和谐。对一个作家来说,成名前还要守得住寂寞,整天满世界跑遍地开花,就有可能遍地荒漠,不可能有沉淀的思想。经验、观察和想象都很重要,但这些都是途径,作家最先要完成的是把握自己的内心,明白“为什么而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12-08 05:43: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语言文字运用

文学翻译是否能够准确传达原著精神?事实上,不懂法语的林纾和精通法语的王寿昌之间的合作,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向中国的读者挑明了文学翻译中的一个事实:翻译就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的合作。意味着翻译文学,或有不同时代的合作,或有不同文化的合作,或有不同人生经历的合作。也许正因为此,有关具体的翻译作品的质疑之声,总是 。当文学翻译从襁褓里的婴儿成长为一个巨人之后,质疑之声也变得越来越响亮。

多年来,总是有人 地强调时代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差异,如何会在翻译的过程里伤害文学作品原作的精神。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认为文学之所以 ,就是得益于差异的存在。

我承认,由于语言的不同,再加上文化的差异、时代的差异和个人生活背景之间的差异,会让一部文学作品在翻译成其他语言的过程中,丢失某些母语的特征和某些原作的特征,这是不可避免的,(   )。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是通过整体的力量体现出来的,一部成功的翻译文学作品也应该是整体的,就像有时候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会犯上几个小错误,翻译家在翻译一部作品时也会同样犯上几个小错误,对此不必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绝如缕 喋喋不休 源远流长 拍案而起
B.不绝如缕 滔滔不绝 源远流长 大惊小怪
C.不绝于耳 喋喋不休 长盛不衰 大惊小怪
D.不绝于耳 滔滔不绝 长盛不衰 拍案而起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意味着文学的翻译,或有不同人生经历的合作,不同文化的合作,或有不同时代的合作
B.这意味着文学的翻译,就是不同时代的合作,不同文化的合作,还有不同人生经历的合作
C.意味着文学的翻译,就是不同文化的合作,不同人生经历的合作,还有不同时代的合作
D.这意味着翻译文学,就是不同时代的合作,或是人生经历的合作,或是不同文化的合作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是不能以此作为标准,来断定一部文学作品是否成功
B.或许不能以此作为标准,来判定一部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否成功
C.甚至不能以此作为标准,来判断一部文学作品是否成功
D.但是不能以此作为标准,来衡量一部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否成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作品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汴京繁荣稳定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    的生活状况,(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    的。但2015年9月,专家表示,《清明上河图》不仅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也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于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    ,严密紧凑,如    ;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错落有致,同时又具有情趣。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B.见证了汴京当年的繁荣,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C.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的情况
D.见证了汴京当年的繁荣,也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的情况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安居乐业 独一无二 繁而不乱 一气呵成
B.安居乐业 独一无二 有条不紊 一挥而就
C.安分守己 独当一面 有条不素 一气呵成
D.安分守己 独当一面 繁而不乱 一挥而就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清明上河图》不仅场面热闹,而且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B.《清明上河图》不仅场面热闹,而且表现的不只是繁荣市景,还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C.《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不只是繁荣市景,也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D.《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