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中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小题2】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岸地区有寒流流经
B.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区域
C.是世界新兴工业的代表区域
D.自然带呈现典型的非地带性分异的是温带荒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11-11 06:02: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附近
C.①是极地东风
D.②是盛行西风
【小题2】在甲处的气压势力强盛的年份,我国锋面雨带往北推进速度较快,容易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
A.北旱南涝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同类题2
湖泊往往成为所在城市的重要名片,风光优美,景色宜人。宋代杨万里曾写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代苏轼曾在黄州沙湖遇雨“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徽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杭州西湖此时的“风光”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受副高脊影响,晴天多,高温少雨 B. 周围群山葱翠,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小题2】推测苏轼遭遇的这次降雨的形成原因
A.地形阻挡抬升,水汽凝结致雨
B.春季气温回升快,对流旺盛
C.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天气不稳定
D.东部雨带推移至长江中下游
同类题3
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气压带②的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极地高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小题2】该日为北半球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小题3】受盛行风的吹拂,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A.流向东北
B.流向东南
C.流向西北
D.流向西南
同类题4
关于城市出现的“热岛效应”的描述,其实早在宋朝,诗人陆游就已在诗文“城市尚余三伏热,袱光先到野人家”中体现了这种现象,这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真知.下图是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能够证明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密切的依据有
A.阴天热岛强度日变化较小
B.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C.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
D.晴天热岛强度大于阴天
【小题2】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减轻热岛效应的有
A.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C.缩小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D.用透水性强的新型柏油铺设公路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主要城市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的相对值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条折线中,分别与平均湿度、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相对应的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乙、丙、甲
【小题2】影响乌鲁木齐、杭州两城市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天气状况
B.纬度
C.下垫面性质
D.地形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