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主要城市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的相对值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条折线中,分别与平均湿度、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相对应的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乙、丙、甲
【小题2】影响乌鲁木齐、杭州两城市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天气状况
B.纬度
C.下垫面性质
D.地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9-28 05:49: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表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000米高度时,理论温度为T,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
S
。当T
S
≥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逆温现象。读“某城市春季气温日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T
S
稳定在-8℃,该城市气温至少上升到________℃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时的时间约为________时。
(2)一般逆温结束后2小时,近地面对流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在图示的情况下,仅考虑空气洁净的因素,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________时以后。
同类题2
大量使用冰箱、空调会造成( )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
C.海平面上升
D.空气污染
同类题3
图甲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 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甲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曲线①②③④依次表示
A.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
B.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C.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D.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小题2】②曲线在30°N附近数值低于南北两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A.云层厚度
B.地势高低
C.正午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
【小题3】近50年来,①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图乙中
A.B增强
B.E增强
C.G增强
D.K增强
同类题4
读“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当出现雾霾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小题2】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①强,②强
B.②强,③弱
C.①强,④强
D.②强,④弱
同类题5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
B.12℃
C.10℃
D.8℃
【小题2】高原地区气温低主要是吸收哪部分少所导致的
A.①
B.②
C.③
D.⑤
【小题3】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