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关于城市出现的“热岛效应”的描述,其实早在宋朝,诗人陆游就已在诗文“城市尚余三伏热,袱光先到野人家”中体现了这种现象,这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真知.下图是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能够证明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密切的依据有
A.阴天热岛强度日变化较小
B.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C.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
D.晴天热岛强度大于阴天
【小题2】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减轻热岛效应的有
A.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C.缩小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D.用透水性强的新型柏油铺设公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11 12:02: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图,图中MN为等高面,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
三处;气压最高的是
处;气压最低的是
处.
(2)甲乙两处冷热不均,甲、乙两处中受热的是
处,冷却的是
处.假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则甲、乙两处中的
处位于海洋.
(3)在近地面,甲处气压比乙处
,丙处实际风向是刮偏
风.
(4)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
处是城市中心.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同类题2
下面甲图为冬、春季节微风晴夜江南丘陵山谷地形出现的气温分布模型,a、b、c、d代表等温线,且数值a>b>c>d。乙图为江南丘陵山谷一次超强寒潮过境时微风晴夜测得的不同地形部位气温变化过程曲线。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春季江南丘陵山谷地形中通常植物最早发芽、开花的地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江南丘陵地区大量种植柑橘,柑橘受冻害的临界低温是-9℃。乙图中,若按“冷湖”逆温垂直递增率1℃/10米计算,则该山谷种植柑橘的地方到谷底的相对高度至少为
A.24米
B.40米
C.6米
D.60米
同类题3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
材料二 下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图中曲线表示气温的水平变化,直线短线表示空气的运动路径)
(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
(2)结合图示资料,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方向。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同类题4
读“城市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在图中布局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布局在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下列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A.提高建筑物高度
B.增加市区道路密度
C.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D.扩大中心城区面积
同类题5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高空C比D的气压_____(高或低)。地面A比B的气压________(高或低)。
(2)A比B的温度______(高或低)。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填“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_风(填“海”或“陆”)。
(5)A与B相比,日温差大小比较为______。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应用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