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关于城市出现的“热岛效应”的描述,其实早在宋朝,诗人陆游就已在诗文“城市尚余三伏热,袱光先到野人家”中体现了这种现象,这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真知.下图是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能够证明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密切的依据有
A.阴天热岛强度日变化较小
B.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C.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
D.晴天热岛强度大于阴天
【小题2】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减轻热岛效应的有
A.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C.缩小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D.用透水性强的新型柏油铺设公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11 12:02: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校学生设计的模拟实验示意图,纸条M和N固定在缸壁上、下两面。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
①纸条M左偏 ②纸条N右偏③纸条M右偏 ④纸条N左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小题2】下列所示的缸中空气运动的轨迹正确的是
A.
B.
C.
D.
【小题3】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水循环的三态变化
C.大气的热力环流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小题4】该实验可以模拟的地理现象是
A.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B.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C.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D.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同类题2
我国东南一滨海城市的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影响”小课题研究。甲图是学生绘制的该滨海城市的海陆气温日变化图;乙图是学生绘制的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状况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这项研究。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沿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的差异,风向以
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
,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
(2)图甲中代表陆地的序号是
;由图甲可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的时间约为
。
A.18时~次日7时
B.4时~当日14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当日18时
(3)简析海风对沿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
同类题3
若下图为夜晚沙漠和绿洲之间的热力环流,则()
A.b处气温较高
B.a处易出现云雾
C.a是绿洲
D.b处昼夜温差较大
同类题4
下图为济南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地理原理而设计的实验流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水循环
B.温室效应
C.热力环流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小题2】下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图所示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5
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
(1)一般情况下, A、B、C、D四地中,处在近地面的是________(字母),处在高空的是________(字母)。
(2)BC两处中,形成高气压的是________(字母),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字母)。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4)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
(5)大气热力环流的实例有________和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应用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