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唐代中日的海上交通图,回答下列问题。
(1)唐代与日本之间的海上交通直接通航的路线有三条。隋代及初唐,主要走北面新罗道。日本遣唐使多选择夏季出发,秋冬季节返回日本。试分析日本遣唐使这样安排行程的主要原因。
(2)由于东海风涛险恶,变化莫测,东南岛路险情较大,所以公元8世纪后期开辟了大洋路。简要分析东海风涛险恶,变化莫测的原因。
(3)图中密州、金城、京都地理位置的相同特点是
。自密州到金城到京都三地气温和降水量有何变化?三地气候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12-11 07:11: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北半球7月180°经线近地面同一等压面海拔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风力最大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据图可知
A.甲地热带气旋向东运动
B.乙地此时高温多雨
C.丙地盛行东南风
D.丁地可能有冷暖气团交汇
同类题2
高空的风向与等压线( )
A.重合
B.垂直
C.斜交
D.平行
同类题3
读北半球某地某时刻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气压值a>b>c),M、N、P、Q为地面四个地点,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判断,Q点高空的风向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同类题4
下图为“某一等高面示意图”,箭头①②③④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为________,表示摩擦力的为_______,表示地转偏向力的为________,表示风向的为________。
(2)该图表示________(北/南)半球,最可能位于________(填“近地面”或“高空”)。
(3)图中甲、乙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为________,判断的理由为_________。
同类题5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的箭头表示甲地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各箭头分别表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图分布在_____(填“南”或“北”)半球,判断依据为
。
(3)画出图中乙地的风向。
(4)甲、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
。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的形成
季风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