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某地等压线剖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图中A,B,C,D四点气压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A.B>A>C>D
B.A>D>C>B
C.B>A>D>C
D.B>D>A>C
【小题2】对A,B,C,D之间的大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B地温度较高,造成大气由B向A运动
B.因为B地温度较高,大气受热膨胀上升
C.因为D地气压高于C地,大气由D向C运动
D.垂直方向上,大气由D运动到A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14 12:02: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正确的是
A.
B.
C.
D.
同类题2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面左图中
①a处气流上升 ②甲处近地面为低压③b处气流下沉④乙处高空为高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小题2】上面右图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
A.夏季
B.秋季
C.白天
D.夜间
同类题3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代表地面辐射
B.①所代表的辐射波长大于③
C.①所代表的辐射能量大于③
D.④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小题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因为(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小题3】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A.减弱①
B.增强②
C.改变③的辐射方向
D.增强④
【小题4】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图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A.
B.
C.
D.
同类题4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的低,温差最高可达30℃的现象。这是由于周围沙漠、戈壁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湿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戈壁的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戈壁距海远近不同
【小题2】“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
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变缓
C.水汽蒸发加快
D.地面风速增大
【小题3】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同类题5
暑假期间,某研究小组对天津市内三种不同状况区域的气温进行实地观测(图a), 得出了各区域的昼夜气温变化图(图b)。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曲线代表的区域分别是
A.空旷广场、林荫大道、狭窄街道
B.空旷广场、狭窄街道、林荫大道
C.林荫大道、狭窄街道、空旷广场
D.狭窄街道、空旷广场、林荫大道
【小题2】白天,乙区域比甲区域气温低是因为
A.空旷开阔的广场利于散热
B.茂盛树木的遮荫和蒸腾降低气温
C.狭窄的街道难得有太阳光照
D.热岛效应形成城市风带走了热量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