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李商隐的“却话巴山夜雨时”,其主要原因是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30 07:02: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什么。(6分)
(2)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5分)
同类题2
读下图,回答所列问题。
(1)D、C两处相比______处气温较高,_____处气压较高。A、E两处相比,_______处风力较大。图中所示的是_____天气系统。
(2)该天气系统冬季过境北京时,北京的天气变化状况是_______。
(3)A、D两处相比,气温日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处,请说明原因。
同类题3
2019年3月中旬,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再次被雾霾笼罩,结合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中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 )
A.大量燃煤采暖
B.城市汽车拥有量大
C.多大风天气
D.焚烧秸秆
【小题2】人类提倡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A减弱
B.B增强
C.C增强
D.D减弱
同类题4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热力环流实验,在图示密封的容器中左侧放置一个冰块盒,右侧放置一个热水盒,在冰块盒上放置一个点燃的蚊香,图示箭头表示烟雾的部分路径。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实验可以形成几个热力环流圈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小题2】实验最不能证明的原理是
A.受热处气流上升
B.冷却处气流下沉
C.近地面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D.高空中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同类题5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本以正身,唯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夏之云”令人舒适是因为____作用增强。(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对于“霜飞晚”起主要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图中序号的正确顺序为( )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