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乙>甲>丁>丙
B.海拔:丙>丁>甲>乙
C.气温:乙>甲>丙>丁
D.气压:甲>丙>乙>丁
【小题2】此时,图中M地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小题3】四幅表示热力环流的图错误的是
A.
B.
C.
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5-12 07:02: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使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据材料和图,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最适宜布局在(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同类题2
下图显示的是我国某铁路沿线地区一环境监测点(年平均气温为-5.3℃)监测3月和9 月地温随深度变化的曲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对图示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①a曲线表示9月
②b曲线表示9月
③地面及以下(0-4m)a、b 温差大
④地面以下(4-8m),a、b 温差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2】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多年冻结层的上界深度大致为
A.0米
B.1米
C.2米
D.4米
同类题3
读我国某地冬季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图中甲地的风向和天气状况是
A.偏北风 晴朗
B.偏东风 阴雨
C.偏南风 晴朗
D.偏北风 阴雨
【小题2】影响图中乙城市形成的最主要自然区位因素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矿产资源
同类题4
下图是某地气象台绘制的该地气温日变化监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此地位于北京
A.正北方
B.正南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
【小题2】据图判断
A.14时当地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B.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C.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
D.该日地面温度最高值出现在当地16时左右
同类题5
甲、乙两图分别示意三亚市海滨地区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日内海陆风的主要风向变化,则图甲所示是
A.夜晚,吹陆风
B.夜晚,砍海风
C.白天,吹海风
D.白天,吹陆风
【小题2】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则乙图示意的风为
A.冬季风
B.夏季风
C.东北信风
D.盛行西风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等压面的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