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河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的地区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季风
D.地形
【小题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1-19 06:52: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北纬30°附近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显示山顶和河谷日降水差异是
A.白天山顶降水较河谷少
B.晚上河谷降水较山顶多
C.河谷降水变幅较山顶大
D.山顶降水总量较河谷少
【小题2】造成山顶与河谷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地形起伏
B.太阳辐射
C.植被状况
D.热力环流
同类题2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材料二 图甲为福建省7月气温分布图,图乙为图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材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并根据材料一的实验,说明7月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4分)
(2)根据图乙描述B地气候类型和特征。(3分)
(3)福建省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重点林区,简要分析良好的植被条件对该区域水循环产生的影响。(3分)
同类题3
诗句“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是古人对霜降时节景观的描述。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诗中描述的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 )
A.晴朗的凌晨
B.晴朗的午后
C.多云的黄昏
D.多云的夜晚
【小题2】霜降时节,北京地区适宜的农事活动是( )
A.播种水稻
B.收获白菜
C.采摘西瓜
D.收割小麦
同类题4
读下图,“北京市某年3月8日和3月9日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月9日白天与黑夜的气温都比3月8日低
B.3月8日是晴天,3月9日是阴天
C.丢层对大气不一定具有保温作用
D.体现了云层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同类题5
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的直接热量于( )
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地面辐射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