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某同学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左图),在教室中模拟演示所学的某自然地理原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开始前(左图),学生观察到学具中间悬挂的锡纸条没有明显的水平摆动。实验开始后,学生点燃蜡烛,并在纸杯中放入冰块,逐渐观察到两张锡纸条有明显的摆动(右图)。多次重复实验,学生发现结果相同。
(1)该实验模拟的是______。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锋面形成
D.水循环
(2)简述该原理的形成过程。
(3)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请提出你的建议(至少两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1-04 11:01: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一般不会有霜冻,起主要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2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作用过程: A
, C
,D
。
(2)图中字母
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3)在晚秋和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图中字母
表示的作用弱
(4)晴天温差比阴天
。(大或小)
同类题3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下图是某时间段内巢湖流域部分城市大雾次数和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城市大雾次数相差最大的是( )
A.含山与无为
B.巢湖与庐江
C.庐江与肥西
D.肥东与舒城
【小题2】巢湖市大雾次数明显小于周边城市的原因是( )
A.夜间湖面气温高,水汽不易凝结
B.湖面风力作用小,雾不容易形成
C.湖区水汽浓度低,雾不容易形成
D.湖陆风使湖区水汽扩散到周边地区
【小题3】近年来,巢湖地区的大雾次数明显增加,其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植被覆盖率下降
C.湖泊面积减小
D.大气污染加重
同类题4
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前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 )
A.①减少
B.②增加
C.③增加
D.④减少
【小题2】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 )
A.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①弱
B.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②弱
C.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③弱
D.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④弱
同类题5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晴天会使①②都增加
B.森林的大量砍伐,可能会使②减少,④减弱
C.阴天会导致①减少,④增强
D.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③增加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热力环流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