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为冬季,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B.若为城郊环流,则c处是城市,d处是郊区
C.若为夜晚,则c处是山谷,d处是山脊
D.若为白天,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13 05:21: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热力环流图”,图中①、②位于近地面,③、④位于高空,箭头表示各地之间气流运动方向。
据此完成下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小题2】该图
A.若为城郊热力环流,则①处为城区
B.若为夜晚沿海地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②处为陆地
C.若为白天谷地与山顶间的热力环流,则②处为山顶
D.若为夏季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季风环流,则②处为太平洋
同类题2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同答问题。
(1)近地面A处气流
(上升或下沉)。
(2)高空C比D的气压____(高或低)。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
(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两地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地;若A地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则此时为____(夏季或冬季)。
同类题3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北京等城市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雨涝”问题,突然变成了人们目光的焦点。
(1)有专家认为:“雨岛效应”是诱导和强化城市暴雨的因素之一。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城市“雨岛效应”的形成。
(2)根据上图,判断降水30分钟后草地的降水损失量大约是混泥土方砖地的多少倍?分析说明城市易出现雨涝的原因。
同类题4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大气垂直运动
B.大气水平运动
C.地区间气压差异
D.地面冷热不均
同类题5
读下图模式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此图表示的是热岛环流,则甲、乙两地中表示城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图表示海陆风,箭头③表示的是海风,那此时为________(填“白天”或“夜间”),甲地为近地面的________(填“陆地”或“海洋”)。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等压面的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