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2007年和2017年同时段的成都热岛效应温度场变化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气温,单位:℃)。
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 )
A.图甲中城市西部温度最高,人口最密集
B.图乙中城郊之间最大温差为4℃
C.两图相比,二环路内温度变幅最大
D.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逐渐增强
【小题2】图中温度场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
B.昼夜温差加大,雨岛效应增强
C.雾霾天气加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D.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18 02:43: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
A.大气受热过程
B.水循环
C.热力环流
D.全球变暖
同类题2
读北京市2009年城区与郊区地表温度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区夏季热岛效应强度最大
B.甲表示郊区,乙表示城区
C.城区全年存在热岛效应
D.郊区的气温年较差大于城区
【小题2】城区和郊区地表温度的差异主要是
A.居民出行距离的差异造成的
B.水循环类型的差异造成的
C.人口密度和产业密度的差异造成的
D.植被类型的差异造成的
同类题3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卞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湿润凉爽的局部小气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年降水量增加
B.热量交换增强
C.空气对流减弱
D.近地面风力增强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弱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同类题4
太阳房是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的节能环保型建筑物。下图是我国东部乡村某地太阳房太阳辐射吸收和室内空气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当玻璃墙倾角为60°时,该地冬季太阳房集热效果最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位于(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珠江三角洲
【小题2】四幅图中,能反映该村冬季状况的是( )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同类题5
读下图,其中,A、B为两个等压面,完成下列小题。
(1)A、B两个等压面,对应的气压值较大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近地面,陆地与海洋比较,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此时,此地为_____(昼或夜),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