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Y轴表示海拔,X轴为水平距离,曲线1、2分别表示某地高空和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图示地理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气温:a>b>c
B.气压:a<b<f<e
C.气流方向:b→f→g→c
D.降水状况:a>b>c
【小题2】如果Y轴表示数值的正向变化,X轴表示时间,曲线1表示该地空气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表示该地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则下列天气现象可能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
A.狂风暴雨
B.秋高气爽
C.烟雾弥漫
D.沙尘肆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28 04:01: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近地面高压区是
▲
;低压区是
▲
。在图中完成热力环流。
(2)比较ACDF四位置的气压高低,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
▲
形式。
(4)A、B、C三点都位于北半球同一条纬线,但它们的海陆位置不同,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则A点处在
▲
(陆地或海洋),B处吹
▲
风。
同类题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则A、B两处比较,______处温度较低,________处气压较低。
(2)若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则A、B中的______处是城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下图中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乙图表示同一海滨地区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甲判断海上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由甲图可知乙图出现时间约为
A.白天
B.夜晚
C.正午
D.下午
【小题3】图乙中的风向在一天之内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原因是
A.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影响
B.海陆受热不均的影响
C.地球自转的影响
D.受地形条件的影响
同类题4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图为近地面局部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则
A.甲不可能是极地高气压带
B.乙一定是赤道低气压带
C.丙不可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①可能是盛行西风带
【小题2】若该图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热力环流示意图,则
A.甲地气压较乙地高
B.丙地气温较乙地高
C.①地盛行东南风
D.②地盛行西北风
同类题5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的低,温差最高可达30℃的现象。这是由于周围沙漠、戈壁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湿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戈壁的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戈壁距海远近不同
【小题2】“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
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变缓
C.水汽蒸发加快
D.地面风速增大
【小题3】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等压面的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