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余新忠《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交》
材料二 下表为1912-1989年我国卫生行政机构沿革表。 | 时间 | 机构 | 隶属 | 职掌或下辖机构 |
北洋政府 | 1912年 | 卫生司 | 内务部 | 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预防、领防接种以及共他卫生事项,海港及铁道的检疫,医师及药师的监督管理等 |
1913年 | 卫生科 | 内务部警政司 | ||
1916年 | 卫生司 | 内务部 | ||
南京国民政府 | 1927年 | 卫生司 | 内政部 | |
1928年 | 卫生部 | 行政院 | 设总务、医政、保健、防疫、统计五司等 | |
1931年 | 卫生署 | 内政部 | 设总务、医政、保健三科 | |
1937年 | 卫生署 | 内政部 | | |
1941年 | 卫生部 | 行政地 | 设医政、保健、防疫、总务等科 | |
1947年 | 卫生部 | 行政院 | 设医政、保健、防疫、地方卫生、药政、总务等司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 1949年 | 卫生部 | 中央人民政府 | |
1954年 | 卫生部 | 国务院 | 设保健局、药政司、妇幼卫生司等,后增设血吸虫病防治司、工业卫生局等 | |
1989年 | 卫生部 | 国务院 | 设卫生防疫司、卫生监督司和地方病司等 |
——据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卫生防疫的特点和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