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卫生防疫虽然在理论和立法上仍属于以“爱民”相标榜的国家和地方官府的职责范图,但它们由于大都并不直接关乎钱粮与社会稳定这样的大事,所以显然不是国家和官府的施政重点,官府的举办与否,完全视当政者的道德责任感和行政能力,地方乡贤力量的活跃程度以及地方财力等多种随机因素而定,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所以,在民间社会力量相对活跃的江南地区,特别是在苏、杭等中心城市,这类事业往往由社会力量来承担,而由地方政府给予名义和法理上的支持,但也因为缺乏经常性保障,以及必要的管理、监督,故而也必然不可能使其实现制度化、经常化和普遍化。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交》

材料二 下表为1912-1989年我国卫生行政机构沿革表。
 
时间
机构
隶属
职掌或下辖机构
北洋政府
1912年
卫生司
内务部
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预防、领防接种以及共他卫生事项,海港及铁道的检疫,医师及药师的监督管理等
1913年
卫生科
内务部警政司
1916年
卫生司
内务部
南京国民政府
1927年
卫生司
内政部
 
1928年
卫生部
行政院
设总务、医政、保健、防疫、统计五司等
1931年
卫生署
内政部
设总务、医政、保健三科
1937年
卫生署
内政部
 
1941年
卫生部
行政地
设医政、保健、防疫、总务等科
1947年
卫生部
行政院
设医政、保健、防疫、地方卫生、药政、总务等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1949年
卫生部
中央人民政府
 
1954年
卫生部
国务院
设保健局、药政司、妇幼卫生司等,后增设血吸虫病防治司、工业卫生局等
1989年
卫生部
国务院
设卫生防疫司、卫生监督司和地方病司等
 

——据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卫生防疫的特点和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卫生防疫制度的变化,井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卫生防疫制度的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4-16 11:45: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