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条约的态度:“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60年代后,英、美等国分头向清政府递交一项声明,对各省执行条约的状况表示不满,并向清政府提出警告。1864年,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对此***衙门表示:“惟我中国办事,均系十分遵约,一本万国公法而行。”至20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
——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二: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并分析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时期中国“被动开放”的历程及不同阶层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就“政体变革”所做的尝试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