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吴与弼(公元1391—1469年)字子傅,号康斋,是有明一代心性儒学的开山祖师,也是继孔子之后“述而不著、信而好古”少数几位儒家之一。为求圣贤之道,吴与弼放弃科举功名,远离都市便利和繁华,亲耕于偏僻之乡,“五谷能分,四体能勤,安于其乐,身体力行、涵养功夫”。吴与弼认为治学入道在于不断地反复品味、琢磨和反诸于自我身心,在诗中他经常提到他自身的资质比较愚钝,这样给好学青年很好的鼓励和信心,做到“人皆可以为尧舜”、“满街都是圣人”、“人人心中有仲尼”。他讲学不辍,子弟遍天下。著名弟子有胡居仁、陈献章、娄凉、胡九韶、魏庄渠等,稍后的哲学家王阳明、湛若水等,都是吴与弼的再传弟子。黄宗羲说“推轮为大格之始,增冰为积水所成,微康斋,焉得有后时之盛哉!”由此可见,吴与弼对哲学思想在明代的传播和发展,起了极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邹建锋《进入吴康斋先生的世界:生命儒学的工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吴与弼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吴与弼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历史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6-06 12:02: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