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中国科举制度是西方近代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渊源。因此,公务员制度是中国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曾谓待臣曰:“大乱之后,即是太平之运也。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据统计,贞观时期23年间,唐太宗任用宰相共28人。除高祖旧臣6人外,其余22人出身各异,其中山东人占了一半即11人,却没有一个出身于一流高门(编者注:如,山东高门士族)。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 由于科举成为步入仕途、求取富贵的最主要手段,有志从政者就必须接受同样的经书、文学教育,从而使全国在思想文化上也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由此人们也许会联想到近代大英帝国培养统治阶层的经典式教育。由于中国教育的意识形态基础是儒家思想,统治阶级的头脑中充斥了各种伦理道德、忠孝观念和对礼仪的重视。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这与其他国家中政府最有力的支持者往往是政府的批评者大为不同。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科举而同样步入上层,所谓“朝为田舍郎,暮入天子堂”,因而他们对现有秩序往往也表示拥护。科举制度的作用,不可不谓大矣。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概括唐太宗任用宰相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6-11 05:27: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