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1546年,时年18岁的戚继光听闻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倭寇的烧杀抢掠,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1555年赴任浙江后,戚继光前往金华、义乌招募矿工和农民,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并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制定阵法——鸳鸯阵,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炮、兵械、战舰等装备。嘉靖、万历年间,在人民的支持下,戚继光率戚家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
当重用他的内阁大学士张居正死后,戚继光即被弹劾免职,回乡后不久病死。他撰写的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都被收录《四库全书》。相传戚继光曾率军于中秋之夜抗倭获胜,次日军民补过中秋佳节,至今浙江台州一些县市仍将中秋节定为八月十六;戚家军穿绳扎于腰间充战的干粮“继光饼”,仍是今天闽浙沿海一些地区民间常见的面食。闽浙鲁一带还设有戚公祠或纪念馆。

——《明史·戚继光列传》(白话译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抗倭斗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行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7-27 03:46: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