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以前,在文学上无所谓古文。古文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从贞元到元和的二三十年间,古文逐渐压倒了骈文,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谓“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所以在中唐这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发生和发展,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客观的现实社会条件。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陡然走向了衰落的道路。贞元、元和时期,号称“太平”和“中兴”,实际藩镇割据的严重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而且佛道二教盛行,僧尼道士已成为一种特殊势力,和唐王朝的利益发生矛盾。除军阀大地主外,它确实是反映了广大阶层人民的现实要求的。……韩愈首先强调作家的修养。他说:“根之茂者其实遂”,“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所谓根或气,都是指作家的人格修养。主张学古文应“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指出“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他还认为运用语言,必须“文从字顺”,而且要从实际出发,“因事陈词”,使“文章言语,与事相侔”。

——摘编自游国恩《中国文学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韩愈有关文体革新的理论,并分析其目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8-06 10:01: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