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生产和产品价格状况
地点
| 80年代初状况
| 80年代末状况
|
山东
|
| 土纱每百公斤6两白银,洋纱3两多
|
浙江鄞县
| 家庭纺织业发达
| “百里不闻机声”
|
江西
| 茶叶每公斤700文
| 茶叶每公斤640文
|
广西
| 桂皮每50公斤白银7~8两
| 桂皮每50公斤白银8~9钱
|
材料二 19世纪90年代中国产业工人的分布状况
企业性质
| 行业
| 工人人数
|
外商企业
| 近代企业
| 34 000人
|
洋务企业
| 军事工业
| 9 000至10 810人(江南制造总局一厂有工人2 000人)
|
民用工业
| 5 500至6 000人
|
采矿业
| 16 000至20 000人
|
民族资本 主义企业
| 近代企业
| 27 250人(厂均100人)
|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主要华资近代企业分布状况
地区
| 性质
| 企业名称
|
京津地区
| 洋务企业
| 天津机器局、开平矿务局
|
民族资本企业
| 贻来牟机器磨坊
|
长江流域
| 洋务企业
|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安庆内军械所、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
|
民族资本企业
| 上海发昌机器厂(后被英商吞并)、南通大生纱厂
|
东南沿海
| 洋务企业
| 福州船政局、基隆煤矿
|
民族资本企业
| 陈联泰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的何种经济变化?(3分)造成变化的外部因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产业工人在中国最早出现在何时何地?(3分)他们的人数在19世纪90年代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19世纪晚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特点。(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