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间手工业在官营手工业的压制下,生存空间狭窄。他们为了生活和避免无谓的竞争,彼此之间总是对技术秘密实行封锁,甚至为保守一技之长,传子或传媳而不传女,或有女不嫁。……再加之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性的社会动荡,不仅使数十年、数百年积累的社会财富毁于一旦,而且使手工业生产的主体——家族不断更换,难以长期和连续发展。还有我国的多子继承制度所造成的折产不断,致使生产资本的积累和生成规模的扩大极为缓慢。

——张九洲《中国经济史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述阻碍古代中国民间手工业发展的因素。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40年代,从1843年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虽然经历了100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因此,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

——摘自陈向东《***五十年代在天津调查研究的实践与思想》

材料三 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摘自石建国《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确立“以重工业为中心”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材料四  1979一1981年我国农轻重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百分比的变化

(3)根据材料四,概括1979年后国民经济比例发展的趋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趋向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6-23 02:10: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